【导入尸检细节、时间线、人员进出记录……】
【构建虚拟时空——开始模拟。】
意识如雾般铺展,四壁重现,烛火摇曳,黄宅内景一寸寸在精神世界中复现。
沈观站在模拟空间的阴影里,如同潜行于时间之外的幽灵。
而现在,他只想知道一件事——
凶手,是怎么进来的?
模拟进度推进至“亥时三刻,黄宅闭门”。
下一瞬,门外阴影微动。
一道模糊人影,贴墙而行,无声靠近。
沈观屏息。
模拟即将运行至“凶手破门”节点——沈观立于黄宅内室,烛火在他眸中摇曳,映出一片幽深。
模拟空间中的画面戛然停滞,如被无形之手撕裂——那道模糊人影尚在门外,指尖几乎触到门缝,可紧接着,整个场景如沸水泼墨,扭曲溃散。
【警告:检测到外部信息干扰源,疑似存在同步现实监控行为。】
冰冷的系统提示在识海炸响,沈观心头一凛,脊背骤然绷紧。
他并非第一次使用推演模拟器,也曾在复杂案件中遭遇数据延迟或线索缺失,但从无一次出现“外部监控”这类指向性如此明确的警告。
这意味着,有人不仅知晓他在查案,甚至能窥探他思维运转的轨迹?
还是说……这模拟器本身,并非全然隐秘?
他不动声色地退出系统,眼神恢复清明,仿佛刚才那一瞬的凝滞只是沉思。
屋内早已空无一人,魏铁衣带走了巡防营差役,只留下一地潮湿的脚印和尚未散尽的香烛味。
沈观缓缓呼出一口气,指尖微颤,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兴奋——有人怕了,才会出手干扰;而怕,就意味着接近真相。
他从袖中取出随身携带的素纸与炭笔,就着昏光,一笔一划誊抄账册残页上的文字。
动作极稳,字迹工整如刻,连朱印的位置都以虚线标出。
抄毕,他将原页仔细折好,夹入贴身卷宗,外覆一层油布封缄。
此物不能再留于明面,哪怕片刻。
起身时,他脚步微顿,目光落在门框右下角。
那里原本有一道旧刮痕,是他进门前便注意到的。
他蹲下身,借整理靴带之机,用指甲在旁轻轻一划,留下一道短而直的横线——不显眼,却精准。
这是他与小鼓子之间约定的暗号:危险未解,切勿现身。
做完这一切,他缓步出门,青袍拂过门槛,未曾回头。
雨已停,夜风清冷,巷口槐树沙沙作响。
就在他踏出院门的刹那,屋脊瓦片传来极其细微的一声轻响,像是猫跃,又似落叶滚檐。
沈观脚步未滞,唇角却几不可察地压低半分。
“你们烧得了纸,封得住嘴,”他低声自语,声音散在风里,像一句呢喃,又像宣战,“可烧不尽人心。”
话音落处,远处一座民宅的檐角黑影一闪,快得如同错觉。
但沈观知道,那不是风,也不是夜鸟归巢。
是眼睛。
他走得更稳了,每一步都像丈量过般沉静。
穿过两条窄巷,转入主街,灯火渐稠,人声复起。
他在一家药铺前稍作停留,买了一包安神香——顺手还问了句“今夜可有巡更加岗”,言语自然,神情无异。
直到拐进大理寺后巷的小径,确认再无尾随,才微微松了口气。
回衙途中,他脑中仍在飞速推演:账册为何偏偏留下裴承业的名字?
黄守文是否真的知情?
魏铁衣的急令封棺,是受命于上,还是另有图谋?
而最令他警觉的,是那股潜藏在暗处、竟能干扰模拟器运行的力量——它不属于巡防营,也不像江湖手段,倒像是某种……体制内的反制机制。
他忽然想到苏夜语前日递来的一句话:“有些案子,破了,反而比悬着更危险。”
那时他不解,如今,已嗅到了腥风。
推开大理寺评事房的木门,他反手落栓,吹熄灯笼,只留一盏小烛置于案角。
窗外夜色如墨,他静静坐下,从怀中取出那卷密封的卷宗,却没有立即打开。
而是伸手探入袖袋,缓缓摸出一件不起眼的小物——铜铃节拍器,通体暗青,铃舌残缺,据说是前朝刑狱遗物,他本以为只是个镇纸……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