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哪些事 第36章:校内交流辅导宣贯工作很重要(3/4)

讲完第一步,我稍作休息,让大家消化一下我所说的内容。会议室里一片安静,只有偶尔的翻页声和笔尖与纸张的摩擦声。我看到有些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对我的建议表示认同。

过了一会儿,我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清了清嗓子,准备进入下一步的讲解。“接下来这步更关键,花钱前‘先问后花’,别等报销时‘踩红线’。”我郑重地说道,“我先给大家讲个真事,去年咱们学校有位老师请专家做咨询,给了两万块现金。大家都知道,现金交易是很难留下合规凭证的。结果报销时,财务因为没有合规凭证,无法给他报销这笔费用。最后,这位老师只能自己垫了钱,而且在跟专家沟通的时候,还闹了点不愉快。”

我讲完这个故事后,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大家显然对这个案例印象深刻,也意识到了“先问后花”的重要性。

台下顿时传来一阵唏嘘声,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张梅教授见状,眉头紧紧皱起,她一脸严肃地说道:“我之前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上次我们实验室需要购买一些实验用的特种气体,为了节省成本,我就找了一家小供应商。当时我觉得价格挺划算的,而且对方说可以不开具发票,我想这样能省点钱,就没太在意。结果后来我需要去补开发票时,对方却告诉我要额外加收十个点的税,这么一算下来,反而比其他有发票的供应商更贵了。”

我点点头,深有同感地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在花钱之前一定要搞清楚相关的规则。”接着,我打开电脑,点开了财务系统的截图,展示给大家看,“大家请看,在学校的财务系统里,有一个专门的‘经费报销指引’专栏。这个专栏非常实用,它把每种支出所需要的凭证类型都列得清清楚楚。比如说,如果某项支出超过了 500 元,最好先在这个专栏里查一下,或者直接拨打财务处的咨询电话。这个电话我已经印在了资料的首页上,24 小时都有人接听,非常方便。”

我特意停顿了一下,确保每位老师都在听:“像专家咨询费,这里明确写了‘可转入个人账户,但需提供专家身份证复印件、签收单、咨询服务协议’。买东西的时候,尽量选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商家,并且一定要让对方在发票上备注‘XX课题专用’。咱们横向课题的经费,很多企业是要做成本核算的,备注清楚了,不仅咱们报销方便,企业那边也能少点麻烦。”

正说着,会议室的门被推开,王海涛教授满头大汗地走进来,手里还提着工具箱:“鹿鸣老师,我赶回来了!刚在企业调试完设备,听说讲到关键部分了?”

我笑着朝他招手:“正好,王教授来了,你给大家讲讲你去年那个课题报销的经历?”

王海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别提了,去年我那个智能装备的课题,发票攒了三个月才整理,结果发现有五张发票的单位名称写错了,还有两张丢了消费明细,来回跑了六趟才报完。后来财务处的老师跟我说,让我每次拿到发票就整理,我试了试,今年的课题报销一次就过了。”

“这就引出了咱们的第三步:发票‘即时整理’,别等攒一堆再‘翻烂账’。”我接过王海涛的话头,“财务处的老师做过统计,报销被退回的原因里,‘发票信息错误’和‘缺少消费明细’占了60%。其实只要当天拿到发票就做两件事,就能避免这个问题。”

我举起一个文件夹,里面分门别类地放着发票和凭证:“第一,检查发票信息。单位名称要写全称‘江城工业大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91420100XXXXXXXXX,这个代码我已经印在资料里了,大家可以存到手机里。金额、类目要和课题相关,比如你做机械设计的课题,报销餐饮费就说不过去。”

“第二,把发票和消费凭证钉在一起。”我拿出一张打车票和对应的行程单,“比如打车票,附上手机里的行程记录截图,打印出来钉在一起;买材料的发票,附上购物清单;差旅发票,附上机票、高铁票和酒店订单。我建议大家准备这样的分类文件夹,按‘设备费、差旅费、专家咨询费’等类目分开放,这样报销的时候一目了然。”

王海涛连连点头:“我现在就是这么做的,每次出差回来,当天就把所有凭证整理好放进文件夹,下次报销的时候直接拿出来填单,快多了。”

讲完发票整理后,我轻轻点击鼠标,PPT页面随之切换到下一页。这一页展示的是一张填错的报销单截图,我特意用红笔将其中的错误之处圈了出来,以便大家能更直观地看到问题所在。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四步——报销单‘填对细节’。大家可别小瞧这些小细节哦,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错误就能让整个报销流程变得异常麻烦。”我指着屏幕上的报销单说道,“就像这张报销单,大家看这里,课题编号居然漏填了,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啊!还有,专家咨询费被误填成了劳务费,这两者可是完全不同的类目呢。再看看这里,附件张数也填错了,这样的报销单怎么可能通过审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