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哪些事 第36章:校内交流辅导宣贯工作很重要(4/4)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记住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我还特意编了一个口诀:“‘编号别漏、类目别混、金额别错、附件别少’。大家在填写报销单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这个口诀来检查,确保每一项都填写正确。填完之后,自己先核对一遍,比如金额要和发票总金额一致,类目要和预算表对应,附件张数要数清楚。”

最后,我还提醒大家:“财务处门口有‘报销单填写模板’,大家可以去拿一份,照着填就不会错啦。”

陈莉举手提问:“鹿主任,要是不确定类目怎么填怎么办?比如我们买的实验用软件,算设备费还是办公费啊?”

“问咱们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的专员!”我点开一张联系表,“每个学院我们都配了专属的经费咨询专员,他们的电话和微信都在这上面。不确定的事情别瞎猜,直接问专员,比自己琢磨强。上次陈老师你那个软件的问题,其实算‘专用设备费’,我已经让专员跟你联系过了吧?”

陈莉惊讶地说:“对!昨天专员给我打了电话,还发了分类标准,太贴心了。”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地说道,“咱们科技管理部门,可不是来给大家设置各种障碍和门槛的,我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你们只需要专注于科研工作,那些繁琐的杂事,就放心地交给我们来处理吧。”

说完,我轻点鼠标,将最后一页PPT展示在大屏幕上。这一页的内容是财务系统的进度查询界面,界面清晰明了,各项信息一目了然。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报销流程的第五步——提交报销后‘盯进度’,以及遇到问题时如何及时‘补材料’。”我指着屏幕上的界面,继续说道,“有不少老师在提交报销后就不再关注了,结果等了很久都没有收到款项,这时候才想起来去查询进度,却发现是因为缺少某些材料而被退回了。这样一来,不仅耽误了时间,还可能影响到后续的工作。”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我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就拿上个月自动化学院的赵老师来说吧,他在提交报销后,非常细心地查看了进度,结果发现缺少一份专家签收单。于是,他当天就立刻联系了相关专家进行补签,第二天就顺利通过了审核。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他没有及时查看进度,而是等到系统自动退回,那至少要多等三天才能重新提交,这无疑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讲完这五步,我关掉PPT,拿起话筒:“其实横向课题报销不难,关键是‘提前做准备、细节别大意’。从拿到合同核对预算,到花钱前确认规则,再到填单核对、盯进度,每一步都做到位,就能避免‘到账容易报销难’的问题。”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王海涛教授站起来说:“鹿老师,您今天讲的这些太实用了!我建议学校多开这样的宣贯会,最好每个学期都来一次,尤其是给刚入职的年轻老师好好讲讲。”

“王教授说到点子上了。”我点点头,“接下来我们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会建立常态化宣贯机制,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四下午,在这个会议室开咨询会,大家有任何经费使用的问题,都可以来现场问。另外,我们还会制作系列短视频,把今天讲的内容分成小片段,发在学校的科研管理公众号上,方便大家随时回看。”

散会的时候,老师们排着队领资料,张梅教授拿着资料跟我说:“鹿主任,我那个耗材发票的问题,听您讲完我就知道该怎么弄了,这会开得太值了!”

我看着老师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涌起一阵暖意。我正收拾好资料,刚要走,小林跑过来说:“鹿主任,化学学院的马院长刚才打电话,说想邀请您下周三去他们学院做专场宣贯,他们学院今年横向课题增长很快,老师们都盼着您去呢。”

“没问题,让马院长把时间地点发我,我明天就把专场的资料准备好。”我笑着说,脚步轻快地走出会议室。窗外的梧桐叶还在飘落,可我的心里却一片明亮,科技管理工作就像这秋天的耕耘,只有把服务做到位,把规则讲清楚,才能让科研的种子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回到办公室,我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今天宣贯会的反馈意见。我看到陈莉发来的微信:“鹿主任,我刚才按照您说的方法,联系了企业对接人,把预算里不明确的地方都确认了,还让对方出了书面说明,太感谢您了!”后面还跟了个点赞的表情。

我回复了一句“有问题随时找我”,然后点开了下一场宣贯会的PPT模板。屏幕上的光标闪烁着,就像科研路上不断前行的脚步,而我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为这些脚步清除障碍,让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心无旁骛地探索未知的领域。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