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锋相对之战场 第0002章下马威(1/3)

翌日,清晨七点半。

买家峻提前半小时走进了位于沪杭新城管委会大楼十一层的办公室。

办公室宽敞明亮,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初升朝阳下熠熠生辉的新城轮廓,远处塔吊林立,近处绿树成荫。室内陈设却略显朴素,一张宽大的红木办公桌,背后是一排顶天立地的书柜,里面塞满了各类政策文件和城市规划图册,靠墙摆放着一组皮质沙发和一张茶几,除此之外,再无多余装饰。空气里还残留着一丝新装修材料的气味,混合着消毒水的味道,显然是昨夜他离开后,后勤部门连夜又做了一次彻底的清洁整理。

他喜欢这种简洁、高效、务实的风格。

将公文包放在桌上,买家峻没有立刻坐下,而是走到窗边,负手而立,俯瞰着这片即将由他主导其未来发展的热土。晨曦为楼宇街道镀上了一层金边,车流如织,行人匆匆,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他知道,在这片繁华的表象之下,昨夜那份关于“锦绣家园”安置房项目停工的报告,如同一个不和谐的杂音,已经在他心头敲响了第一记警钟。

八点整,办公室主任李正海准时敲门进来,一位四十多岁、身材微胖、笑容可掬的中年男子。

“买书记,早上好!这是今天的日程安排,您过目。”李正海双手递上一张打印纸,语气恭敬,“另外,按照惯例,新书记到任,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会在九点半过来,做个简单的汇报,也算是认认门。您看……”

买家峻接过日程表,快速扫了一眼,上午是部门负责人见面汇报会,下午原本安排的是调研两个重点招商项目。

“汇报会照常。”买家峻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下午的调研安排取消,改成去‘锦绣家园’安置房项目工地,现场看看。”

李正海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旋即恢复自然,只是眼神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为难:“啊,去工地?买书记,那边……那边情况比较复杂,道路可能不太好走,而且停工期间,工地管理有些松懈,安全问题……”

“正因为停工,才更要去看。”买家峻打断他,目光锐利地看向李正海,“老百姓等着入住的新房,为什么停了?问题出在哪里?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永远看不到真实情况。安全问题你协调相关部门做好保障,通知下去,轻车简从,不要搞形式主义。”

李正海被买家峻的目光看得心头一凛,连忙点头:“是是是,我马上安排,马上通知建委和项目承建方那边做好准备。”

“不是让他们做准备迎接检查,”买家峻强调,“是让他们准备回答问题,解决问题。”

“明白,明白。”李正海额角微微见汗,应声退了出去。

买家峻看着李正海略显仓促的背影,眼神微凝。这个办公室主任,看起来圆滑周到,但刚才那瞬间的迟疑和推诿,已经透露出一些信息——要么是习惯了按部就班、怕担责任,要么就是……对“锦绣家园”项目的情况有所顾忌。

九点半,小会议室。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已经坐了七八个人,分别是发改、财政、规划、建设、国土等几个核心部门的负责人。气氛看似融洽,彼此间低声寒暄,交换着眼神,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微妙的观望情绪。

买家峻在李正海的引导下走进会议室,所有人立刻停止了交谈,齐刷刷地站起来。

“都坐吧。”买家峻走到主位,没有立刻坐下,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将他们的神态尽收眼底——有好奇,有审视,有敬畏,也有几分不以为然的淡漠。

“我叫买家峻,是新到任的工委书记。”他开门见山,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今天算是和大家正式见个面,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我这个人喜欢直来直去,看重的是效率和结果。沪杭新城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要地,上级对我们寄予厚望,新城几十万老百姓更对我们充满期待。我们坐在这里,不是来做官当老爷的,是来干事创业、解决问题的。”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初来乍到,情况不熟,需要各位鼎力相助。希望大家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事。把各自分管领域的情况,特别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瓶颈制约,都摊开来,说实在话,讲真问题。”

简单的开场白,没有冗长的官样文章,却让在座的部门负责人们精神一紧。这位新书记,似乎和预想中的不太一样。

汇报按照座位顺序开始。发改主任侃侃而谈宏观规划和重点项目布局,财政局长汇报财政收支和融资情况,规划局长展示着精美的城市规划沙盘和效果图……一切听起来都是那么美好,成绩斐然,前景辉煌。

轮到建委主任赵志坚发言时,气氛有了细微的变化。赵志坚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干瘦男人,眼袋很深,说话语速不快,显得有些谨慎。

“我们建委主要围绕‘保竣工、保交付、保民生’开展工作,目前新城范围内在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共二十七项,总体推进……嗯,还算顺利。”他避重就轻地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