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锋相对之战场 第0001章新城风雨到任时(1/3)

第一卷:临危受命,暗礁初现

沪杭新城的六月,裹挟着长三角特有的湿热气息,炙烤着这片正在飞速崛起的土地。双向八车道的迎宾大道上车流不息,道路两侧,塔吊林立的建筑工地与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写字楼交相辉映,勾勒出这座新兴都市的蓬勃轮廓。然而,在这份喧嚣与繁华之下,一股看不见的暗流,正悄然涌动。

市委大院三号办公楼的电梯里,买家峻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公文包的提手,目光落在跳动的数字上。三十九岁的年纪,鬓角尚未染霜,眼神却透着远超同龄人的沉稳锐利。一身熨帖的深灰色西装,衬得他身形挺拔,眉宇间带着一股久经历练的硬朗气质。

就在半小时前,市委书记周明轩在办公室里,拍着他的肩膀说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家峻,沪杭新城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节点,是咱们市未来十年的发展引擎。组织上把你派过去,担任工委书记,是信任,更是考验。那里情况复杂,机遇与风险并存,你要守住底线,放开手脚,把新城的发展扛起来。”

这番话,看似是常规的任职嘱托,却让买家峻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他从基层乡镇一步步走到今天,历任多个关键岗位,深知“情况复杂”四个字背后,往往藏着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和难以言说的暗流涌动。

电梯门“叮”地一声打开,门口早已站着两人。左侧一人身着浅灰色衬衫,戴着金丝眼镜,面容温和,笑容恰到好处,正是市委一秘韦伯仁。他快步上前,主动伸出手:“家峻书记,一路辛苦!周书记特意吩咐我来接您,送您去新城工委报到。”

韦伯仁的手温暖而有力,握感沉稳,言谈举止间透着老练的分寸感,不愧是在市委核心岗位上历练多年的人。买家峻与他握了握手,语气平和:“麻烦韦秘书了,劳你跑一趟。”

右侧那人年纪稍长,约莫五十出头,穿着深蓝色中山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深邃,带着审视的意味,正是市委秘书长解宝华。他只是微微颔首,语气平淡:“家峻书记,欢迎到沪杭新城任职。新城的工作不好做,接下来还要多费心。”

“解秘书长过奖了,我初来乍到,很多情况还不熟悉,以后还要请您多指导。”买家峻客气回应,心中却暗自留意着解宝华的态度。作为市委秘书长,本应是协调各方、热情周到的角色,可解宝华的语气里,却听不出多少欢迎,反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疏离。

三人走出办公楼,韦伯仁亲自为买家峻拉开车门,笑着说:“家峻书记,车子已经备好,咱们直接去新城工委。路上我给您简单介绍一下新城的基本情况,也好让您心里有个底。”

车子平稳驶出市委大院,汇入车流。韦伯仁果然健谈,从新城的规划面积、人口规模,到产业布局、重点项目,娓娓道来,条理清晰,显然做足了功课。

“目前新城最核心的项目,是东部片区的‘未来科技谷’,总投资三百亿,要是能顺利落地,能带动上万个就业岗位,还能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还有城西的民生安置房项目,涉及八千多户居民的回迁,是市里重点督办的民生工程。”韦伯仁说着,话锋微微一转,“不过,这两个项目最近都遇到了点小麻烦,‘未来科技谷’的土地出让环节,有几家企业对招标流程有异议,一直在申诉;安置房项目则是因为资金问题,暂时停工了,不少居民已经开始上访反映情况。”

买家峻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资金问题?安置房项目是民生工程,资金应该有保障才对,怎么会停工?”

“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韦伯仁脸上露出一丝为难,“好像是开发商那边出了点状况,资金链断了。解秘书长一直在协调,但涉及的部门太多,一时半会儿也没个结果。”

买家峻看向坐在副驾驶座的解宝华,后者似乎没听到两人的对话,正望着窗外掠过的风景,神色淡然,仿佛对这两个棘手的项目漠不关心。

车子行驶了约莫四十分钟,渐渐驶入沪杭新城的核心区域。与市区的成熟配套不同,这里的一切都透着“新生”的气息——宽阔的道路两旁,部分路段还在进行绿化施工;新建的居民小区外,商铺大多还在装修;远处的“未来科技谷”项目工地,只有零星几台塔吊在运转,显得有些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