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岸 第五章 新纪元(2/3)

他指向文件后面的几页,那里记录着这个团体内部后来爆发的激烈理念冲突。

“一部分成员,以埃利奥特的前辈为代表,逐渐滑向了通过控制达成‘进化’的极端道路。而另一部分,包括你的祖父,坚持认为真正的进化在于个体的自由意志和无限可能性。分歧无法弥合,团体最终分裂。你祖父……带着一部分核心研究资料,隐姓埋名,回到了余姚。”

我跌坐在椅子上,脑海中一片混乱。我那看似平凡无奇的家族史,竟然隐藏着如此惊人的秘密!我的爷爷,竟然是这场横跨数十年、关乎人类命运的宏大斗争的亲历者,甚至可能是……起因之一?

“所以……我的‘低熵秩序’……”一个大胆的、令人战栗的猜想浮上心头。

“很可能并非偶然。”方舟接过我的话,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看穿血脉与时间的迷雾,“它或许是一种……遗传特质,或者,是你祖父某些未完成研究的……隐性传承。‘熵减联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当年遗失的资料和可能存在的‘传承者’。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你的特质会如此吸引他们的注意,甚至超过了寻常的‘异常’。”

真相如同拼图,在这一刻被补上了关键的一块。

我不是偶然被卷入的局外人。我的血脉,我的能力,早已将我置于这场风暴的中心。方舟与我的相遇,或许也并非纯粹的偶然,而是两条早已注定的轨迹,在时空的某一点必然的交汇。

一种奇异的使命感,混合着对家族往事的唏嘘,在我心中缓缓升起。

我看着方舟,他也正看着我,等待着我消化这惊人的信息。

“他们……‘联盟’,知道我爷爷的事吗?知道我吗?”我听到自己的声音问。

“从埃利奥特的表现看,他们可能有所怀疑,但尚未确定。你祖父隐藏得很好。”方舟分析道,“但观景台事件后,他们必然会加大调查力度。你的身份,瞒不了多久。”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但这不再是负担,林夕今。这是你的根,也是你的力量源泉。了解过去,才能更清晰地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我低下头,看着文件上那个陌生的、却又与我血脉相连的名字。那个在我印象中只有模糊轮廓的祖父,此刻仿佛变得清晰起来——一个曾怀抱理想,却在理念冲突中选择守护与隐匿的先驱。

我深吸一口气,再次抬起头时,眼中的迷茫已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所取代。

“我明白了。”我将文件轻轻放在桌上,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夜色中沉静的姚江,“这条路,是我祖父走过的,也是我注定要走的。”

我转过身,看向方舟,嘴角甚至勾起了一丝释然的弧度。

“看来,我们不仅是同行者,”我说,“更是……继承者与守护者的联盟。”

方舟凝视着我,眼中闪过一丝激赏,以及一种更深沉的、难以言喻的情感。他走到我面前,伸出手,不是拉我,而是将一枚造型古朴、材质非金非木的指环放在我的掌心。指环上刻着极其细微、与我祖父文件上某些符号同源的纹路。

“这是你祖父留下的少数遗物之一,后来辗转到了我手中。”他轻声说,“现在,物归原主。”

我握紧指环,冰凉的触感中仿佛能感受到跨越时空的嘱托与力量。

尘岸,尘岸。

我此身为尘,源自过往;我心有所岸,指向未来。

这一刻,我真正接纳了自己的命运。

第三节

祖父的指环被我小心地戴在颈间,贴身收藏。它像一枚定海神针,让我在纷乱的信息和能量训练中,总能更快地找到那份内在的“稳定”。方舟说,这指环的材质特殊,能微弱地放大和聚焦我的“低熵秩序”力场,是一件辅助修炼的绝佳器物。

随着能力的提升和对自身血脉的认知,我开始不满足于仅仅在模拟环境中训练。我渴望真正的实践,渴望去感受、去抚平真实世界中的“混乱”。

机会很快到来。

方舟接到“深潜者”的紧急情报,“熵减联盟”在东南亚某国的一个雨林保护区深处,建立了一个秘密的生物信号基站。这个基站并非用于通讯,而是持续释放一种特定频率的信息素,配合他们散布的某种转基因作物花粉,潜移默化地影响周边数个土著部落居民的情绪和决策倾向,使他们变得更容易接受外部公司的“开发计划”,实质上是一种大规模、慢性的“驯化”试验。

“这是‘联盟’典型的手段,用温和的、不易察觉的方式,扭曲一片区域的‘生态’。”方舟将情报展示给我,“官方渠道很难介入,当地势力也被渗透。你想去看看吗?”

他的语气是询问,但眼神分明是一次考验。

“当然。”我没有丝毫犹豫。

这一次,我们没有乘坐任何私人飞机或豪华交通工具。方舟动用了一条隐秘的、属于他麾下某个环保组织的物资输送渠道。我们伪装成前往雨林进行生态考察的研究员,搭乘一辆颠簸的越野车,深入了那片广袤而潮湿的绿色海洋。

空气中弥漫着植物腐烂和泥土的浓郁气息,各种奇异昆虫的鸣叫不绝于耳。这与余姚的温婉江南景致截然不同,充满了原始、野性的生命力,但也隐藏着未知的危险。

在向导(实为方舟的外围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跋涉了整整一天,才接近目标区域。不需要任何仪器,我已经能隐约感觉到前方传来的一种不协调的“波动”。那感觉,就像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上,被人用拙劣的笔触涂上了一层油腻的、令人心烦意乱的色彩。

“感觉到了?”方舟低声问。

我点点头,指了指左前方:“在那个方向,像……一种粘稠的噪音。”

我们悄无声息地靠近。在一片被藤蔓半遮掩的山体裂缝深处,我们找到了那个基站。它伪装成一块巨大的、长满苔藓的岩石,但内部传来低沉的嗡鸣和一丝非自然的能量辐射。

方舟示意我停下。“外围有生物感应器和动态捕捉设备,强行破坏会触发警报。”

“让我试试。”我深吸一口气,回忆起训练中的感觉。我闭上眼,将意识沉静下来,努力扩张我的“稳定领域”,如同在水中投入一颗石子,荡开一圈圈无形的涟漪,温柔地向着那个基站包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