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妃重生我凭医术搅翻京 第66章 雪地里的断剑会开花(1/2)

日影爬上东墙,将案上的沙漏照得透亮。

云知夏捏着三根细如牛毛的金针,在烛火上烤了三烤,金针尖端微微泛红。

“崔婉儿。”她头也不回,“醒神汤温度?”

“三十八度,与人体等温。”崔婉儿捧着青瓷碗的手在抖,碗沿腾起的白雾模糊了她的眼睫,“王妃,这迷幻菇提取物……”

“会让他的神经突触松弛,方便共感。”云知夏将金针收入竹管,“镇定剂剂量我调过三次,不会出岔子。”她转身时,袖口扫过案上的《神经共感术要》,书页哗啦啦翻到写满批注的那章——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昨夜铜铃共振的数据,墨迹未干。

萧临渊仍闭着眼,面色比昨日更白,像浸在雪水里的玉。

云知夏屈指叩了叩他腕间寸关尺,脉象如游丝,却比昨日多了几分活气。

她深吸一口气,竹管抵在他百会穴上:“进针了。”

第一针入顶,崔婉儿手中的铜尺“当啷”掉在地上。

她慌忙去捡,却见云知夏的左手已覆上萧临渊右手,银丝缠着两人指尖,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心跳同步率72%。”崔婉儿抓过案上的记数板,笔尖在纸上游走如飞,“呼吸比1:1.2——”

“稳住。”云知夏的声音像浸了冰水,“把迷幻菇汤喂下去。”

青瓷碗凑到萧临渊唇边时,他突然呛咳一声。

云知夏的指尖在银丝上轻轻一压,他的喉结便顺从地滚动起来。

汤液顺着嘴角溢出,在他下颌凝成一颗晶亮的水珠,晃了晃,落在云知夏手背。

“85%。”崔婉儿的声音发颤,“同步率85%了!”

云知夏闭了眼。

有那么一瞬,她仿佛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在头顶炸开,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那是萧临渊的心跳,与她的血脉共振,像两面被同一只手敲响的鼓。

“沉下去。”她对自己说,意识突然被扯入一片黑暗。

风雪灌进鼻腔时,云知夏打了个寒颤。

睁眼便是漫山遍野的焦黑,断梁残垣间还冒着青烟,雪落在烧红的炭块上,滋啦作响。

少年萧临渊跪在雪地里,铠甲裂成碎片,胸口的血浸透了白衣,在雪地上洇出朵狰狞的花。

他怀里抱着个红衣女童,女童的小脑袋歪在他颈窝,手腕上系着半块玉佩,绳子磨得毛糟糟的,沾着血。

“哥哥……”女童的声音细若蚊蝇,“我冷……”

“不怕。”少年的声音在抖,他扯下披风裹住女童,断剑插在脚边的雪里,剑柄雕着的云纹被血糊住了,“哥哥带你找热汤喝,找新棉袄穿——”

“靖王世子萧临渊,纵火屠村,格杀勿论!”

炸雷般的喊声从远处传来。

云知夏转头,看见火把连成一条火龙,朝廷钦差骑在马上,手中令旗一挥,箭雨便铺天盖地落下来。

少年猛地翻身,将女童护在身下。

云知夏想冲过去,却被一团黑雾撞得踉跄——那黑雾裹着刺耳的琴音,像无数根细针扎进她太阳穴。

她这才看清,黑雾里浮着谢无音的脸,半张是温文尔雅的笑,半张扭曲如恶鬼。

“记忆封印。”她咬牙,“音毒织成的茧。”

箭簇穿透少年后背的瞬间,云知夏眼前一黑,被抛回现实。

“同步率骤降到40%!”崔婉儿的尖叫刺得她耳膜生疼,“王妃,您的手在抖!”

云知夏扯下银丝,指尖深深掐进掌心。

她的额角全是冷汗,打湿了鬓边的碎发。

“去藏书阁,找北疆二十三年的战报残卷。”她抓起案上的《大胤兵志》,“特别是……”

“我有。”

苍老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老军医孙十三扶着门框,手里攥着半页泛黄的纸,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的眼睛红得像浸了血,每走一步都带着骨节的咔咔声:“当年我是前锋营的随军医,亲眼见世子从火场背出七个孩子……可户部改了战报,说他‘杀良冒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