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马车辘辘,停在镇国公府门前,府邸门楣高悬“镇国公府”匾额,朱漆大门洞开,深沉气派。
顾砚辞先一步踏镫而下,随即转身,朝车厢内伸出手。
一只嫩白素手轻轻搭在他掌心,林若瑶探出头,扶着他的手下了车。
为了给顾砚辞接风洗尘,顾老夫人特地办了家宴。
顾砚离坐在轮椅上,由小厮推至席间。
“二哥,”顾砚辞看见,随意唤了声,算是打过招呼。
他面容与顾砚辞有几分相似,只点了点头,以示回应,自始至终未曾开口,周遭的热闹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相比之下,顾老夫人则热情得多。
“些许日子不见,都瘦了。”她拉着林若瑶的手,上下打量,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慈爱:“好孩子,一路辛苦了。到了这里就是回家了,千万别拘着。”
“知道了,祖母。”林若瑶乖乖应答,顾老夫人发自内心的关怀,让她在陌生的环境里找到了一丝依靠。
只是席间,老夫人那不时在她与顾砚辞之间流转,带着某种深意的含笑目光,让她不思其解。
饭后,丫鬟们撤去残席,奉上清茶。
顾老夫人慈爱地拉着林若瑶的手,对顾砚辞道:“砚辞,你去与你哥哥们叙叙旧罢,我与若瑶再说会儿体己话。”
顾砚辞看了林若瑶一眼,见她微微点头,便应了声“是”,随兄长们去了书房方向。
顾老夫人领着林若瑶进了那间萦绕着淡淡檀香的内室,烛火跳跃,将一老一少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得悠长。
她将林若瑶引至暖榻上坐下,握着她的手,细细端详。
这新妇儿生得极好,眉眼如画,更难得的是那一双眸子,清澈得似山涧未染尘埃的溪流,望进去,只见一片坦荡的天真,不见半分世俗的浑浊。
老夫人心中爱极,越看越喜欢,那盼着含饴弄孙的心思便如藤蔓般悄然滋长,缠绕在心尖。
“好孩子,砚辞他……待你可好?”老夫人开场依旧温和。
“回祖母,夫君他,待我极好。”林若瑶乖巧点头,倒也没有扯谎,顾砚辞确实是很好。
“那就好,那就好。”老夫人轻轻拍着她的手背,话锋一转,“咱们这样的人家,最重的就是开枝散叶,香火绵延。祖母年纪大了,若是能看到曾孙绕膝,那才叫天伦之乐呢。”
林若瑶眨着一双明澈的大眼睛,努力理解着老夫人的话。
开枝散叶?香火绵延?
她想了想,很认真地回答:“祖母放心,夫君他武艺高强,身体康健,定能像参天大树一样,为顾家遮风挡雨,让家族枝叶繁茂的!”
顾老夫人闻言一愣,看着林若瑶那全然不似作伪的认真表情,心下不由泛起嘀咕。
这丫头……怎么好像没听懂?
她顿了顿,决定说得更明白些,脸上带着过来人的揶揄笑容:“傻孩子,祖母是说,你和砚辞要加把劲,早点让祖母抱上曾孙才是正理。这夫妻之间啊,总要,多亲近亲近。”
“亲近?”林若瑶偏了偏头,露出些许困惑,随即恍然道,“祖母说的是!孙媳明白,夫妻当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我会好好伺候夫君起居,与他互相敬重,和睦相处的!”
“……”顾老夫人这下彻底确定了。
这新过门的孙媳妇,心思纯净得像张白纸,压根没往男女之事上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