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屡献毒计,老李劝我收手 第112章 这日子值!有肉吃,有仗打(2/2)

他用铅笔在图上比划着。

“前排的炮负责稳定压制,就打一个区域,把鬼子摁住。后排的炮,就间歇性地变动射击角度,打一个扇面出去,错位覆盖他们的机动空间。”

他顿了顿,补充。

“但这法子对弹药消耗大,而且极度依赖测距班的精确数据和风向旗的实时校准。”

王承柱越看越兴奋,恨不得把脸贴到图纸上去。

“好!好啊!参谋长,这么打,鬼子的炮兵阵地根本没法还手,他们的预备队也上不来!”

他猛地一拍大腿,随即又冷静下来。

“不过试射得找个绝对开阔的场地,风向必须得测准了。”

两人头碰头,就着这张草图讨论了一个多小时。

从试射的场地选择,到不同口径火炮切换射击时的冷却节奏,都抠得极细。

王承柱把那图纸当宝贝一样卷好,兴冲冲地跑了出去,看样子是去安排测距班的人手了。

贾栩则把讨论的要点整理成备忘录,准备下午的军务会上做个简报。

训练场的另一侧,更是吵吵嚷嚷。

几名战士在临时搭建的擂台上比武,打得虎虎生风。

台下有裁判和军医随时待命,围观的战士越聚越多,加油叫好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

后勤处在旁边立了个牌子,上面写着:“严禁现金赌博,胜负记积分,可换洗衣券。”

一个浑身疙瘩肉的战士,卯足了劲儿一拳砸在缠着麻绳的木桩上。

木桩嗡的一声,跟着晃了晃。

围观的人群里爆发出一阵齐声叫好,那战士得意地拍了拍手。

一个身材瘦小的战士不服气地跳了出来。

“光有力气算啥本事!看技巧!”

话音未落,他一记鞭腿,精准地踢在木桩侧面的一个节点上。

只听“咔嚓”一声,厚实的麻绳护套竟然被硬生生崩开一道缝,露出了里面清晰的裂痕。

这一下,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哄笑声。

裁判赶紧吹哨,示意换个新木桩上来。

围观的人笑得前仰后合,有人扯着嗓子起哄。

“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裁判的哨子吹得更响了,努力维持着秩序,安排下一组比试。

院子里,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已经喝得脸红脖子粗。

他们勾肩搭背,扯着嗓子唱着不成调的军歌,那跑调的歌声传遍了整个驻地,引得伙房里切菜的炊事员都跟着用菜刀剁起了节拍。

赵刚上完课出来,看到这三个醉醺醺的家伙,无奈地摇了摇头,走上前去。

“团长,少喝点,下午还有会呢。”

李云龙大手一挥,舌头都大了。

“今儿高兴,让老子……多喝点……”

话说到一半,他眼角一扫,恰好看见墙上小黑板的时刻表,后半截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把手里的酒碗往桌上重重一放。

“再来一杯!就一杯,喝完就散!”

说完,就冲警卫员喊。

“下午一点五十,准时叫醒我!”

孔捷一把拉住赵刚的胳膊。

“政委,来来来,相请不如偶遇,一起走一个!”

赵刚推辞不过,只好端起碗抿了一小口,随即放下。

“规矩我可先说在前头,下午两点的军务会,一个都不许迟到。”

到了傍晚,驻地里又升起了做饭的烟。

战士们三三两两地朝着食堂走去,伙房的大锅里正炖着白菜豆腐,前天缴获的猪肉切成了大块,在锅里翻滚着,空气里飘着勾人的饭菜香。

食堂里热气腾腾,战士们自觉地排着队打饭。

卫生队的战士守在门口,提醒每个人先洗手消毒。

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快活的表情。

一个战士夹起一块肥瘦相间的肉,放进嘴里,满足地眯起了眼。

“这日子,可比以前好太多了。”

旁边一个战士用力点头。

“那是!跟着李团长打仗,有肉吃,有仗打,值!”

队伍后面有人接话。

“政委的文化课也管用,俺都学会写俺们村名了,回头就给家里写信去。”

夜色沉下来,驻地里点起了一盏盏昏黄的煤油灯。

昏黄的灯光下,是一张张年轻又透着股狠劲的脸。

有人在灯下写信,有人在仔细地擦拭自己的武器,也有人三五成群地聊着天。

远处,哨兵试探性地吹了一声短哨,测试着警报是否正常。

指挥部里,贾栩把那份新鲜出炉的“交错火扇阵”试射方案,仔细地夹进了文件夹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