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 第230章 跟德国公司谈判(上)(1/2)

周译提前动身去了香港。

因为他们与德国企业关于引进冰箱生产线的关键谈判,就定在了这座充满了机遇与活力的东方之珠。

这次谈判对周译来说至关重要,林知谦在周译出发前,还专门又找他聊了几句,叮嘱他一定要有耐心。

德国人做生意,向来以严谨和谨慎著称,千万不要指望一次就能谈成。

跟周译一起同去的,还有悠悠。

悠悠从伦敦政经毕业回国后,就凭着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专业能力,进入了北京市第一律师事务所,那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国营律所。

她在研究生阶段主攻的就是欧洲法,目前在所里主要负责的也是涉外的经济合同和贸易谈判。

这次,能有机会参与到如此重要的国际谈判中来,还是她自己在得知消息后,积极主动地争取来的。

当然,这次谈判的团队里,还有香港闻家最顶尖的律师团队和一位专业的德语翻译。闻家在香港商界纵横多年,这次也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律师团队来协助周译。

对悠悠来说,这既是一次极其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对她专业能力的严峻考验和历练。

周译抵达香港后,并没有来得及去领略这座城市的繁华,他甚至连去维多利亚港看一眼夜景的时间都没有。

飞机在启德机场落地后,他在酒店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李,当晚就立刻和悠悠,以及闻家的律师团队碰了头。

他们围坐在会议室里,一遍又一遍地研究着德方提前提供的初步合作方案,一直讨论到了深夜。

第二天一早,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正式的谈判之中。

这场谈判,确实正如林知谦事前所预料的那样,进展就并不顺利。

德方企业派出的代表,是他们的技术总监汉斯和首席法律顾问彼得。

汉斯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典型的德国工程师,戴着一副精致的金丝边眼镜,说话慢条斯理,但逻辑严密,很有条理。而彼得,则是一个更加精明和谨慎的法律专家。

在位于中环的一栋摩天大楼的会议室里,汉斯开门见山,直接对周译说道:

“周先生,我们仔细评估过贵方工厂的资料。你们在小家电的生产方面,做得确实不错,质量管理体系也很规范。但是,冰箱是完全不同的产品,它的技术难度要比电风扇高得多。”

周译的心里早就做好了准备,他示意身边的助手,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厚厚的方案,分发给了德方的代表。

他开口说道:“汉斯先生,我们非常理解冰箱生产的复杂 。所以,我们的想法是,全套引进引进一整条完整的生产线,包括所有的设备、相关的生产技术、以及全面的技术人员培训。我们愿意为此投资建设全新的厂房,并招聘和培训足够多的、高水平的技术工人。”

听完周译的这番话,汉斯和彼得不动声色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还是法律顾问彼得开了口。他的英语带着一股浓重的德国口音,显得有些生硬:“周先生,我理解你的想法,你的诚意我们也充分地感受到了。”

“但是,我必须坦白地告诉你,你的这个提议涉及到我们公司的核心技术,我们的董事会不太可能会同意进行全套的技术转让。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考虑,更涉及到技术保密和未来的市场竞争问题。”

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凝重。悠悠坐在周译的旁边,正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谈判的要点。她的心里也暗暗地为周译捏了一把汗。

周译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着平静:“那么,贵方的意思是?”

“我们的想法是,”彼得说着,一边打开了面前的文件夹,“我们可以向贵方出售我们先进的箱体发泡技术,这项技术,我们可以包括设备和相应的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