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到老灶前,灶火正温着一锅准备做雪糖的蜜水。“这是老灶,有些关键的、小批量的糖,还离不开它。”
然后,她拿起一份厚厚的文件夹,里面是原材料采购的票据、食品送检的报告、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这是我们选的蜜,这是我们用的梨,这是我们的规矩。”
她没有慷慨激昂,只是平静地展示,像带领大家参观自己的家。弹幕开始滚动,有鼓励,有好奇,也有零星的质疑。
“说得挺好,谁知道是不是作秀?”
“就是,谁知道你生产的时候是不是真这样?”
赵北北看到了,她没有争辩,只是走到正在忙碌的王嫂身边,镜头对准她正在操作的环节。“王嫂,消毒时间到了吗?”
王嫂吓了一跳,看到镜头有些紧张,但还是下意识看了一眼墙上的计时器,回答:“还、还有两分钟。”
赵北北又走到李姐身边:“李姐,这批山楂烙的炒制温度是多少?”
李姐埋头看着控制面板,脱口而出:“一百二十五度,误差不超过正负三度。”
真实的工作状态,比任何言语都更有说服力。弹幕的风向开始转变。
“看着挺干净的。”
“工人操作很规范啊。”
“主播实在,直接直播车间。”
直播进行了半个多小时,赵北北展示了整个生产流程,回答了能回答的问题,对于恶意的挑衅,她选择忽略。下播前,她看着镜头,只说了一句:“糖是吃的,东西好不好,最终看品质,看大家吃在嘴里的味道。赵氏糖坊,就在这里,欢迎大家监督。”
直播结束,她没有立刻去看数据和反馈,而是继续投入到当天的工作中。
几天后,那条质疑视频的热度渐渐褪去。而赵北北账号的粉丝数,却因为那次坦诚的直播,又迎来了一波增长。更重要的是,之前一些持观望态度的本地渠道商,主动联系了她,表达了合作意向。
顾淮南发来信息,只有四个字:“应对得体。”
赵北北看着那四个字,再看向厂房里井然有序的一切,和王嫂、李姐不再躲闪、专注干活的身影,心里明白。
风波或许暂平,但“以正视听”这条路,没有终点。她需要用未来的每一天,每一锅糖,去践行今日所言。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