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默默点着头。
陈太后这位母后要比自己的亲娘聪明啊。
当然,想来也是基于如今的形式。
当初贵为皇后,如今身为太后,但却是不曾为穆宗诞下哪怕一名子嗣。
在穆宗去世自己登基后,陈太后便鲜少露面了。
俨然宫里的一个透明人。
“此事暂且不必声张,朕来处置吧。”
朱翊钧淡淡说道。
“那……贺嬷嬷在外面的侄儿……。”
“若是再犯事该抓就抓便是了。”
朱翊钧咬了咬嘴唇,随后问道:“对了,东厂接手得如何了,可有遇到阻力?”
“有稍许阻力,不过臣已经接手得差不多了。
只是如今还仅限于京城,东厂密布于各地的探子、衙署等,臣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熟悉过来。”
“各地探子可以收归于北镇抚司,至于各地的秘密衙署……留着吧,朕往后或许有用。”
朱翊钧说道。
“皇上这是要废弃东厂?”
徐文壁惊讶道。
“北镇抚司与东厂职权多有重叠,这些年来也鲜少有大的作为。
倒是几乎成了冯保等人用来在朝堂之上打压异己的一把利刃,留着于朕几乎无益。
所以不妨趁着内阁改制,朕也凑个热闹,把东厂改改。”
在朱翊钧的设想中,身为百年老字号的东厂,想要短时间内彻底抹去,并没有那么容易。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处处都根植着东厂的探子与势力,这可是一大笔资源。
与其彻底革除,倒不如让他们弃武从商。
前几日跟老张头决定打赌,那么东厂遍布于各地的衙署,往后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当商业据点不是?
这不比自己重新再搞一套来得容易?
而且如今宫里的宫女、太监,徐文壁也带走了不少在审问。
没啥大问题的或者往后不宜留在宫里的,愿意回家的就让人回家。
不愿意回家,或者是无家可归的,完全可以重新培训一番,虽说不指望他们一个个成为后世的销售经理吧,但总比自己重新选定人手要容易一些。
何况他的身份局限了他不能天天往宫外跑,所以就算是想要结识商贾,也没有多少机会。
……
徐府。
书房内,张四维望着对面的张居正。
“元辅,下官这几日琢磨了琢磨,觉得在内阁改制一事上,有些话还是私底下跟您说比较合适一些。”
张居正闻言摇头笑了笑,示意其坐下说。
内阁改制,必然会造成权力的重新分配。
所以他岂能不知张四维来此的心思?
何况,张四维也不第一个在皇上下旨改制内阁后,来自己府里找自己私下商讨的官员了。
只是当初连他都没有想到,因为内阁改制,竟然使得原本在他的调教下,已经拧成一股绳的内阁,竟然很轻易的就被打破了平衡。
一时之间人心浮动,明里暗里的便有人开始因此争权夺利。
生怕改制后自己辅臣的重要性跟权力变轻。
这让他都有些怀疑,皇上此举的初衷到底是想要支持他,还是想要给他设置阻力。
“可是张大人有了好的设想?”
张居正问道。
“早些年六部地位高于内阁、互不相干。如今内阁超然于六部之上。
六部尤以吏部为重,因而……下官在想,内阁改制后,是否也会像六部一般,设左右总领?
或者是像隆庆年间那般,以六辅臣各自领六部相关事宜,向元辅您负责?”
张居正面色不变,依旧微笑看着张四维。
“若是皇上同意,依我的意思自然是辅臣各领一部。
但内阁具体职权,想来你也知道,皇上说得笼统,旨意上也不曾提……。”
“皇上的旨意之所以如此笼统,依下官看显然是对元辅信任的表现。
所以下官以为,朝堂政务、官吏升迁、罢免诸权,也应放在内阁才是。”
张居正正待说话,只听外面传来了长子的敲门声。
“父亲,皇上来了。”
“什么?”
张居正还未来得及隔门问话,张四维则是突然站了起来。
“皇上到哪里了?”
张居正起身打开书房门,看着微微有些喘的张敬修问道。
“还在前院,正往后院……。”
“张元辅?张元辅可在家啊?”
张敬修话音未落,那熟悉的声音带着一丝稚嫩便传进了几人的耳朵。
“真的是皇上吗?”
张四维有些惊讶、有些狐疑的问道。
“张大人跟我一同去迎候皇上吧。”
张居正对他点头道。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