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可以试试卖绣品?
这个念头,像一颗火星,落在她干涸的心田上,瞬间燃起了微弱的希望。
---
数日后,江南某镇集市。
集市算不上热闹,但也人来人往。阿贝没有像往常一样跟着养母去鱼市卖鱼,而是独自一人,揣着一个小布包,来到了相对清冷一些的杂货市集角落。
她找了一块干净的石阶坐下,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里面整整齐齐地叠放着几方手帕。帕子是普通的白棉布,但上面绣的图样却十分精巧别致。一方绣的是几尾嬉戏的小虾,透明灵动;一方绣的是带露的荷叶,露珠仿佛随时会滚落;还有一方,则绣着一丛随波摇曳的水草,线条流畅,充满了动态的美感。
这是她瞒着养父母,利用早晚闲暇时间偷偷绣的。丝线是娘亲平日里舍不得用、攒下来的一点点好线,布头则是从旧衣服上裁下来的。
她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地将手帕在面前摊开,自己则低下头,不敢看往来的人群。这是她第一次尝试靠自己的手艺换钱。
时间一点点过去,偶尔有人驻足看一眼,问个价,但听到她怯生生报出的“五个铜板一方”后,大多摇摇头走开了。五个铜板,对于一方手帕来说,不算便宜,足够买两个肉包子了。
日头渐渐升高,集市上的人开始稀疏起来。阿贝看着那几方无人问津的手帕,心里一点点凉了下去。难道……不行吗?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体面、像是大户人家管事嬷嬷模样的中年妇人,在一个小丫环的陪同下,从她面前走过。那嬷嬷的目光无意中扫过地上的手帕,脚步忽然顿住了。
她弯下腰,拿起那方绣着嬉戏小虾的手帕,凑到眼前仔细端详起来。她的手指拂过那细密匀称的针脚,看着那小虾透明须爪的灵动姿态,眼中渐渐露出惊讶之色。
“小姑娘,”嬷嬷抬起头,看着阿贝,语气和蔼地问,“这帕子……是你绣的?”
阿贝连忙站起来,点了点头,心里怦怦直跳:“是……是我绣的。”
“跟谁学的绣活?”嬷嬷又问,目光里带着审视。
“跟我娘。”阿贝老实地回答。
嬷嬷点了点头,又拿起另外几方帕子看了看,尤其是那方水草图样的,她看了许久,眼中赞赏之意更浓。“针法虽然还略显稚嫩,但这股子灵气和意趣,却是难得。”她自言自语般低语了一句,然后对阿贝说,“这几方帕子,我都要了。多少钱?”
阿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片刻,才慌忙说:“五……五个铜板一方,这里一共四方,二十个铜板。”
嬷嬷笑了笑,从钱袋里数出二十个铜板,递给阿贝,又额外多给了五个铜板:“绣得不错,这多出的,是赏你的。”
阿贝握着那二十五枚还带着对方体温的铜板,激动得小脸通红,连声道谢:“谢谢嬷嬷!谢谢嬷嬷!”
那嬷嬷将手帕仔细收好,看了看阿贝身上打补丁的衣裳和因为激动而格外明亮的眼睛,沉吟了一下,说道:“小姑娘,你的绣活很有天分。若是以后还有这样的绣品,或者更大一些的,比如扇套、香囊什么的,可以送到镇东头的‘周府’后门,找管事的李嬷嬷,就说是我说的,我姓钱。”
说完,她对阿贝点了点头,便带着小丫环离开了。
阿贝站在原地,手里紧紧攥着那二十五枚铜板,久久没有动弹。胸腔里像是有一团火,猛地燃烧起来,烧得她浑身滚烫。
成功了!她真的靠自己的绣活,赚到钱了!
虽然只有二十五个铜板,距离凑够黄老虎的份子钱、治好养父的伤还差得很远很远,但这是一个开始!一个足以照亮这灰暗生活、带来无限希望的开始!
她抬起头,看着集市上空明晃晃的日头,那双黑亮的眼睛里,不再是属于孩童的纯真无忧,而是充满了与命运抗争的决心和勇气。江南水乡的柔波,养育了她的身体,却磨砺出了一颗坚韧不屈的心。
沪上贫民窟的阴冷与绝望,江南水乡的清苦与微光,在两个失散的女孩身上,投下了截然不同,却又隐隐相连的命运阴影。她们各自在泥泞中挣扎,一个依靠着外界微弱却及时的援手与内心残存的骄傲苦苦支撑,一个则开始尝试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和灵巧的双手,试图撬动压在全家人身上的巨石。
而那场改变所有人命运的暗流,已在无声无息中,开始悄然涌动。齐啸云埋下了关注与守护的种子,阿贝则点燃了自立与反抗的火苗。遥远的未来,似乎在这一刻,已经显露出了它模糊而错综复杂的轮廓。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