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朕走走。”
魏忠贤忙弓身小碎步上前虚扶。
此刻他心乱如麻。
第一次感觉太多的义子义孙是个麻烦。
皇爷会不会不信杂家了?
谁知崇祯下一句话让他几乎泪流满面。
“朕已经安排了曹文诏整顿二十一卫。
他是武人,对京师官场不熟,这事还得靠你。”
魏忠贤狂喜。
皇爷要是不信任杂家,会告诉杂家这些?
不会!
皇爷这是信杂家的!
连王承恩都被留在外头,皇爷身边只有他魏忠贤!
自己手下不争气,惹得皇爷动怒,也怪不得皇爷。
他压下心头的激动,小心开口:“皇爷,二十一卫中多有朝臣子嗣、国公家奴,牵一发而动全身,动静怕是不小啊。”
“你安插的人手也不在少数吧?”
魏忠贤讪讪低头,干笑着道:“奴婢……曾奉先帝之命暗中监察……”
崇祯挥手打断,“和朕说说那八大晋商。”
魏忠贤心头一喜。
皇爷没有看文书,而是要听杂家口述。
这是倚重,代表皇爷想听杂家的建议。
如此恩宠胜过白银百万。
他连忙躬身,“八大晋商与建奴的来往,要从李成梁那时说起……”
崇祯侧目,示意他继续。
“李成梁镇辽多年,手握边军,强得连朝廷都忌惮。蒙古、女贞,皆为其所破。那时候的建州女贞,弱如蝼蚁。
可李成梁老辣,他知道权势太盛,必为人忌。于是……他养敌。”
“养敌?”崇祯微皱眉。
“正是。他给了女贞最弱的首领三十匹马、三十份敕书。”
“敕书互市令?”
“正是。能通关贸易的凭证。而那首领便是努尔哈赤。”
崇祯呼吸一滞,这些隐秘的历史,都被大清刻意的抹去了。
要不是魏忠贤提起,他还真不知道努尔哈赤为何会壮大起来。
“努尔哈赤便是从那三十份敕书起家。
八大晋商也是在那时候接触的建奴。
女真部落的貂皮、东珠、辽参、海东青,全被晋商运进京城。
太医院的御医、工部的匠监、乃至内宫的太监,都成了他们的生意伙伴。
燕窝,就是他们炒作出来的天价物。
昔日大明以银耳为贵,燕窝连乞丐都不稀地要。
可太医一句此物能延年,皇帝一尝,天下疯抢。
从无人问津到御赐珍品,只用了一句圣上喜欢。”
崇祯听得眉头紧皱。
一介商贾,竟能让帝王为他们打广告!
“建奴之地,多金银原矿与铁矿。然而他们不善冶炼,便以低价卖于八大晋商。
他们得矿后找人锻器,在高价售卖给建奴和朝廷,两头赚。
还有那些被建奴掠去的珠宝、书画、古玩,也都低价卖回给八大晋商。”
崇祯眉头紧皱,八大晋商贿赂朝廷、扶持势力,养敌二十余载,方才让建奴兵强马壮,不断回血。
“皇爷息怒,奴婢还查到,八大晋商背后还有一股更大的势力。”
崇祯抬眼,寒光直射。
“谁?”
魏忠贤的声音极低,“曲阜孔家。”
崇祯听到这个名字眉头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