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个大帝之姿弟子的命运 第三章 守诺(3/4)

变故发生在采石的第十天。当天下午,林默正带着二柱在山腰凿石头,突然听到头顶传来“轰隆隆”的声响。他抬头一只见一块磨盘大的巨石正顺着山坡往下滚,速度越来越快,而二柱正好站在巨石滚落的正下方,还在低头清理石屑,丝毫未察觉危险。

“一定要小心!”“林默几乎是本能地冲了过去,右手一把抓住二柱的后领,猛地把他往旁边拽。”二柱惊呼一声,踉跄着倒在地上,而巨石擦着林默的手臂滚了过去,坚硬的石面擦着皮肉,带出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染红了他粗大的布条。

“林小哥!”二柱吓得脸都白了,连滚带爬地扑过来,“你怎么样?流了好多血!”

林默咬着牙皱眉,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却依然强撑着笑笑:“还好啦,就是一点小伤。””他从衣襟上撕下一块干净的布条,草草缠住伤口,可鲜血很快就把布条浸透了。

消息传到村里,李姨第一个提着药箱跑了过来。她蹲在林默身边,小心翼翼地解开布条,看到狰狞的伤口,不禁红了眼眶:“这娃儿,咋就这么玩命呢。””她拿出草药嚼碎了敷在伤口上,又用干净的麻布仔细包扎好,反复叮嘱道:“这几天可别沾水了,也别干重活,我回去给你炖点鸡汤补补。”

那天晚上,李阿姨果然端来了一瓦罐鸡汤,还盛了两个荷包蛋。鸡汤炖得浓白,香气扑鼻,林默捧着温热的瓦罐,看着李姨关切的眼神,突然想起师父说的“修心”。或许师父让他来守诺,从来都不只是为了完成一句约定,更是为了让他在这烟火的人间,懂得承诺背后承载的信任与温情——就像李姨的鸡汤,就像二柱的相助,就像乡亲们日渐热络的笑容。

桥基在众人的合力下逐渐成型,三块巨大的基石深深地扎入河底,用糯米浆和石灰混合,密密麻麻地砌在一起,看着就特别牢固。林默每天都要去检查几次,用手在石缝上敲打几下,保证没有一丝松动。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孩子们更是天河边跑,叽叽喳喳地问:“林小哥,啥时候能把桥修好啊?””林默总是笑着回答:“快了,等枫叶红透的时候,就能走了。”

可谓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桥基即将完工的夜晚,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紧接着瓢泼大雨瓢泼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房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窗外电闪雷鸣,轰隆隆的响水河声愈烈,像一只怒发冲冠的巨兽。林默躺在破庙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第二天一早,雨还没停,他就披着蓑衣向江边跑去。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僵在原地:暴涨的河水浑浊汹涌,原本坚实的桥基被冲得七零八落,河心歪斜躺着几块巨大的基石,堆在岸边的石头也被冲走大半,只剩下一些破碎的石头散落在泥地中。

“这可咋办啊……”二柱蹲在河边,双手抓着头发,声音里满是沮丧,“我们忙活了一个多月,这下全白干了。””

村民们也纷纷赶了过来,望着被冲毁的桥基,失望写在他们的脸上。有人感叹道:“唉,这老天爷真是不长眼啊。””还有人小声嘀咕:“要不还是算了吧,这河太邪性了,说不定再建还会被冲毁。”

林默站在河边,任凭冰冷的雨水将头发、衣服打湿。他望着湍急的河水,目光深邃,没有说话。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已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另有隐情。他想起师父说过,修行的路上总会遇到阻碍,真正的强者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跌倒之后能够重新站起来的。

等雨势稍小,林默弯下腰,拿起地上的凿子,擦上面的泥垢,声音像河里的礁石一样坚定:“没事,我们再来。””

“重新来?”先前嘀咕的汉子愣了愣,“这暴雨说不定还会下,再冲毁了怎么办?”

“冲毁了,还要再盖。”林默抬起头,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只要能把桥修好,让孩子上学不用绕路,多花点力气也没什么。””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二柱猛地站了起来:“对!”林小哥说得头头是道!我们重新来!”其他年轻人也纷纷附和,连先前叹气的村民都挺直了腰杆。李阿姨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大声说:“我回去蒸馒头,多给大伙儿补点劲儿!””

林默笑了,雨水打在他脸上,却挡不住灿烂的笑容。这一次,他不再仅仅凭借蛮力。他仔细观察了河水的流向,发现之前的桥基恰好建在水流最湍急的地方,难怪经受不住洪水的冲击。他重新设计了桥基的位置,选在河道相对平缓的西侧,并在两侧加筑了两座矮坝,以便对洪水进行分流。

采石时,他用了一丝修为——青玄宗的《玄元诀》能将气力凝聚在掌心上,原本需要几个人合力搬运的巨石,一只手就可以稳稳地托起来。村民见状都愣住了,二柱更是瞪大了眼睛:“林小哥,你这也太牛了吧!””林默只是笑着解释:“修为本就该用来帮人,总比藏着掖着强。”

他把体内的玄气注入凿子中,凿石事半功倍,石屑飞溅,规整的石头迅速堆积成小山包。但使用修为对他的消耗是很大的收工的时候,他都觉得丹田空空如也,双腿就像灌了铅一样。可每当看到乡亲们充满干劲的样子,看到孩子们趴在岸边期盼的眼神,他又咬着牙撑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