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个大帝之姿弟子的命运 第十章本心(3/3)

在江边的摆渡的老爷子说:“道是渡人渡自己,把每一艘船都撑起来,把每一个人都送过去。””

在市集的糕点铺里,卖点心的老板娘说:“这是诚信经营,用料实在,味道正宗,不,不哄人。””

洛书白把这些话一一记在心里,原来迷茫的眼底渐渐变得清晰起来。他发现,每个人心中的“道”都不一样,但又是一样的——都藏在具体的生活中,都藏在踏踏实实的行动中,都藏在实实在在的付出中。典籍中的道论固然高深,但如果脱离了世间万物和人心的本真,终究只是空泛的文字而已。

一个月后,洛书白背上行囊,回到了青玄宗身边。此时的太微山褪去了晨雾,阳光洒满山野,草木葱茏,一派生机。他既没有先去拜见闭关的师父,也没有回自己的住处,而是径直朝熟悉的问话的方向走去。

云舒正在石旁看护药圃,见他回来,马上放下手中的小锄头,快步迎了上来:“小师弟,算你回来吧!”这一个月去了哪里?大家都快翻遍太微山了!”她上下打量着洛书白,见他虽然晒黑了些,眼神却异常明亮,便好奇地问,“怎么,出去转了一圈,想明白那三道题了?”

洛书白微微一笑,点头。他走到问道石前,伸手拂去石面的浮尘,将笔墨从囊中掏出。云舒连忙递上早已准备好的砚台,看着他蘸满墨汁,提笔写下石面上三行苍劲有力的字迹,心中顿生感慨。

“路在就在一针一线,一分耕种;”

修身处世于本心,做事踏实,真诚待人;

真的在付出,于无愧,无怨无悔。”

最后一笔落下的刹那,异变乍现。问道石顿时发出耀眼的金光,光芒温润纯净,顺着洛书白的指尖涌向他的身体。他只觉得丹田处传来一阵温热的悸动,原本稳固的金丹开始微微颤动,随后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碎裂、重组——无数精纯的灵气在丹田内汇聚,渐渐凝聚成一寸许高的小人,身着与他同款的道袍,眉目清晰,正是他的元婴雏形。

“元婴……真的突破了!”云舒捂着嘴,眼中满是震惊与喜悦。

正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苍老而洪亮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欣慰:“书白,你终于明白了。””

洛书白扭头一看,玄机子正站在不远处的石阶上,一袭青色道袍随风飘动,虽然刚刚闭关,但精神矍铄。他快步上前,向师傅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多谢师傅指点迷津,弟子终破迷局。””

玄机子笑着摇头,走上前去,拍他的肩膀:“不是我指指点点,答案是你自己找出来的。”大道无形,生养天地;大道无情,行日行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它从来不在泛黄的典籍之中,也不在高深的论著之中,而是在世间的一草一木,一事之中,都在大家的本心之中。”

他望着问道石上的字迹,眼中满是欣赏:“多少修士终其一生,埋首书堆,妄图从字里行间寻道,却忘了‘道在日用’。”你可以放下执念,走出山门,在市井百态中找到自己的本心,这才真正对得起“大帝之姿”这四个字。”

洛书白又看了一眼问道石上自己写的字,阳光洒在墨迹上,淡淡的晕晕乎乎的。他忽然完全明白了——所谓问,从来不是问天,不是问而是问自己;永远不是在书海里寻找

答案,而是在尘世的烟火气里寻找自己的内心。

修行的路很长,真正的“道”,始终在脚下的每一步。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