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经:骗子住手 第348章 春闱记:沅清池2(1/2)

这时,几块木板从另一侧的岸边被渐次抛入湖中,犹如铺就的浮桥。只见一个黑色身影自柳影处疾步而出,跃上木板,直冲湖心。

那人身形矫健,如履平地般踏过浮板,直扑林昭之落水处,一跃入水,瞬间没入幽暗湖面。

片刻后,他破水而出,左手已牢牢扣住林昭之衣领,右手奋力划水,将人拖向木板。

岸上百姓纷纷奔来,有人递绳,有人呼喊。李修远在岸边嘶声大喊,眼中布满血丝,浑身湿透却浑然不觉。

黑色身影将林昭之推上木板,自己紧随其后,二人合力将人拖至岸上。

林昭之仰面躺在岸边,脸色青白,衣衫湿透,人已经昏迷过去。黑衣人点了林昭之几个穴位,手掌贴于他的腹部,用力推拿,片刻后林昭之咳出两口水,终于缓缓睁眼。

黑衣人神色冷峻,收手不语。林昭之目光涣散,片刻后才聚焦在黑衣人脸上,嘴唇微动,却发不出声。

黑衣人俯身低语:“人命最金贵,怎的轻易就寻短见?”语气冷峭,却无讥讽之意。

林昭之闭了闭眼,一滴泪自眼角滑落,混入湿发间。黑衣人起身退开几步,竟再未言语。

李修远扑上前紧握林昭之的手,声音颤抖:“林兄,你何苦如此!”

林昭之虚弱喘息,良久方吐出一句:“世间文章皆粪土,不如一死证清狂。”

李修远闻言,想起自己十几年来挑灯夜读的情景,不禁泪如雨下。

二人默然良久,湖风拂过,湿衣紧贴脊背,寒意透骨。远处天光渐暗,暮色如墨晕开,柳梢轻摇,似在低语。

李修远扶起林昭之,朝黑衣人行了一礼:“多谢公子!”

林昭之则是呆若木鸡,目光空洞地望着湖面,仿佛魂魄已被那幽暗湖水吞噬。

黑衣人说道:“二位公子,我家主人有请。”

李修远愣了一下,随即扶稳林昭之,低声问:“令主人是谁?”

黑衣人未答,只转身前行数步,指向湖畔一艘画舫,“跟我来。”

画舫静泊,灯火微明,帘幕低垂,映出一人端坐的身影,此人正是崔一渡。救人的则是梅屹寒。

梅屹寒把船工的衣裳让林昭之换上,随后带林、李二人进入画舫二楼。楼中烛火摇曳,映得崔一渡眉目沉静。

林昭之和李修远朝崔一渡行礼,崔一渡抬手示意二人落座,目光在林昭之苍白脸上停留片刻,缓缓开口:“这位公子,方才跃进湖心,可是想通了生死?”

林昭之低头不语,指尖微微颤抖。

崔一渡凝视片刻,又道:“生死非一跃可断,文章亦非一死能证。你们读书人爱清狂,殊不知清狂亦需立世,怎能一死了之?”

梅屹寒立于窗侧,听崔一渡所言,暗自想:这个书生就是迂腐!要是谁让我活不下去,我便直接杀了他,何须跳湖轻生?

“寒窗苦读十余载,诗书里面的道理,是需要用来践行世间的风雨,而非遇到困难就自伤自怜。倘若读书人都这样轻言生死,那国家的重任今后由何人来担当?”崔一渡语气沉缓而有力,直如暮鼓敲心。

林昭之喉头滚动,似有千言哽咽,终化作一声轻咳,他朝崔一渡行了一个大礼:“晚生愚钝,多谢先生教诲!我明日就回老家,继续攻读经史,不再因一时困顿而自弃。”

李修远见状,也朝崔一渡行了一礼,声音哽咽:“今日得先生教诲,如拨云见日。晚生必定加强自省,不再以文章困顿为忧,而是以天下担当为己任。林兄既然醒悟,我二人一起回家乡,研究经世之学,他日若有长进,再拜先生门下,聆听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