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穿越西风带后、抵达补给点之前这段相对平静的航行期,叶舟与远在某个未知地点的蔷薇十字会总部,保持着断断续续、时强时弱的加密卫星通讯。带宽有限,他只能将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争分夺秒地将近期在船上对“觉醒序列”的进一步理论思考、优化后的频率模型、以及基于艾莉丝稍后那次实验的初步模拟数据,压缩打包,发送回去,请求“守护者”和总部那些汇聚了各领域顶尖人才的智囊团协助分析计算,提供新的思路。
回馈的信息在经过数小时的延迟后,终于抵达,带来了一丝令人振奋且方向更明确的可能性。总部一位资深的符号学家与一位理论物理学家合作,结合了对《光之书》几何语言的破译进展与古老炼金术符号体系中关于“点石成金”(象征物质与精神的嬗变)的隐喻,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那个隐藏在基因深处的“标记”,其激活机制可能并非简单的线性或平面共振,而是需要一种更复杂的、“多维共振”。不仅限于物理层面的声波和特定频谱的光波,可能还需要引入一种更为玄妙的、“意识场”的参与(一种假设性的、由集体或高强度个体意识产生的能量-信息场),或者,利用某些极其罕见、能够扭曲局部时空结构的“奇点物质”(Exotic Matter)作为催化剂,以创造出能触及基因信息高维结构的“共振腔”。
“奇点物质……时空结构……”叶舟盯着屏幕上这几个关键词,陷入了长久的沉思。这让他立刻想起了在威尼斯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他们从“守望者”手中夺取的那一滴被某种未知力场完美禁锢、处于绝对稳定状态的反物质。难道……那东西不仅仅是启动“终焉图书馆”某个核心装置的“物理钥匙”,同时也可能是……触发人类自身“觉醒”的、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催化剂”之一?这个想法太过超前,太过大胆,也太过危险。反物质所蕴含的能量是毁灭性的,其与正物质相遇时释放的效率极高,稍有不慎,控制力场失效,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都足以将整艘“真理探寻者”号乃至周边海域瞬间汽化。如何能将如此狂暴、不可控的能量,应用于精细到纳米级别、脆弱无比的基因层面操作?这简直像是在用恒星熔炉来点燃一盏油灯,其间的控制难度超乎想象。
他将这个极其危险却又无法忽视的想法,标记为最高优先级的待验证项,但在找到绝对安全(如果存在的话)的实验方法之前,绝不能轻易尝试。他将其加密存储在最深层的文件夹中,如同封存了一个诱人却致命的潘多拉魔盒。
同时,总部也传来了一个不容乐观的警告信息。他们的情报网络监测到,“守望者”这个神秘组织的活动频率,在全球范围内近期的显著提升,尤其是在几个历史悠久的、专注于人类起源和基因进化研究的机构,以及几处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富集区,都发现了他们人员活动的蛛丝马迹,甚至有迹象表明他们试图侵入这些机构的数据库。这表明,叶舟关于基因印记的理论方向,很可能也同样触及了“守望者”最敏感的核心神经。他们或许也在平行进行着类似的研究,试图掌握或反向控制这种“标记”;或者更糟糕……他们正在试图系统地清除、掩盖所有与这方面相关的证据、研究数据和可能的“知情者”——包括那些可能天生就带有更活跃“标记”的个体。
这个消息像一道冰冷的电流穿过叶舟的脊柱,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一种道德上的重压。他们不仅仅是在与时间赛跑,更是在与一个强大而隐秘的对手,进行一场关乎人类命运的竞赛。他们必须加快速度,必须在“守望者”采取更极端措施、或者抢先一步找到控制方法之前,揭开“终焉图书馆”的秘密。
**
船只开始进入南极辐合带以南的浮冰区。最初,只是海面上稀疏点缀着的、如同白色花瓣般的碎冰,随着破冰船的前进轻轻荡漾开。但随着纬度持续升高,气温进一步骤降,浮冰变得越来越大,形态也愈发多样,有时是平坦如广场的冰原碎片,有时是嶙峋崎岖、如同小型山脉的多年积冰。它们越来越密集,如同散落在墨蓝色棋盘上的白色棋子,有时甚至需要“真理探寻者”号亮出它真正的、引以为傲的破冰能力,调整压舱水,用经过特殊加固、呈钝角设计的船首,以计算好的角度和力量,一次又一次地碾开前路的阻碍,船体随之传来沉闷而有力的撞击声和冰层碎裂的咔嚓声。空气变得无比清冷、纯净,吸入口鼻时带着冰晶的刺痛感,仿佛能洗涤肺腑。天空呈现出一种在低纬度地区难以想象的、诡异的、近乎纯粹的蔚蓝色,与一望无际、闪耀着刺眼寒光的白色冰原,形成了极其壮阔、纯净而又令人心生渺小与敬畏的强烈对比。
南极大陆那巨大、沉默、仿佛亘古存在的轮廓,终于如同海市蜃楼般,缓缓出现在遥远的地平线上——那并非通常意义上的陆地景象,而是一片巨大、超越人类日常经验尺度、闪耀着亿万年积累的寒光的白色荒原。它不像地球的一部分,更像是一个偶然闯入太阳系的、沉默的冰封星球,散发着拒人**里之外的冰冷气息。
按照莉亚提供的、源自古老航海图的隐秘路线,以及从特蕾莎遗物中解析出的、关于“守望者”常规巡逻路线的信号弱點分析,“真理探寻者”号没有直接驶向南极半岛那些有各国科考站聚集、相对“热闹”的区域,而是沿着一条隐秘的、充满未知与危险的航线,向着目标坐标——位于毛德皇后地深处的一个未经任何地图标记的、被巨大冰架环抱的海湾——迂回前进。
最后的这段航行变得异常艰难和缓慢,是对船长技术、船只性能和所有人耐心的极致考验。沃爾夫岡船长几乎不眠不休地待在舰桥,他那双布满血丝却依旧锐利的眼睛,紧紧盯着高分辨率的冰情雷达屏幕和前方实时传回的影像,依靠着多年极地航行积累的、近乎直觉的经验,在迷宫般遍布冰隙、暗礁(被冰覆盖的水下山脊)和潜在冰崩区域的复杂冰海中,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唯一可能通行的路径。船员们高度紧张,轮流值守,时刻提防着可怕的、毫无征兆的冰山崩塌(Calving)和突然出现的、可能将船只困住的冰间水道(Leads)。
在这片被绝对寂静与纯粹苍茫所统治的领域,叶舟和艾莉丝,尽管性格和专长迥异,却都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源自生命本能的压迫感与敬畏感。这里仿佛是世界的尽头,是所有生命信号的禁区,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在这里都变得模糊。而他们,这群携带者现代科技装备和古老秘密的闯入者,正要主动闯入这片生命禁区最核心、最隐秘的角落,去触碰一个可能决定文明存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