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叶舟和艾莉丝身上,充满了托付与期望:“叶舟博士,你的知识、智慧以及你作为‘钥匙’的独特身份,是我们理解图书馆运作机制、打开其内部封锁的‘钥匙’。艾莉丝女士,你的无畏勇气、丰富经验和在极端环境下的战斗力,是整个团队在险恶环境中生存和达成目标的‘盾与剑’。你们二位,将是此次‘极光行动’不可或缺的核心与灵魂。”
“我们还需要更多关于图书馆内部结构的情报。”叶舟提出当前最迫切的需求之一,“莉亚女士提供的地图是数百年前的概略图,内部结构可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莉亚女士的古老地图是我们行动的基础框架,”“守护者”点头认可,“而更重要的是,从特蕾莎修女遗物中解析出的能量信号特征和‘脐带’信标数据,将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加精确的、关于图书馆内部能量节点分布、防御系统激活区域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路径的动态模型。安娜的团队会持续更新这个模型。此外,技术部门会为你们配备所有我们能提供的最新装备,包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并尝试干扰那种‘脐带’信标的便携式原型机,虽然效果未知,但值得一试。”
计划的轮廓逐渐清晰,但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巨大的未知和风险。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深入地球最极端严酷环境的自杀式任务,目标是闯入一个由上古文明遗留AI和掌握了部分权限的现代叛徒共同控制的终极堡垒,去阻止一场针对整个生物圈的格式化清洗。
艾莉丝默默地握紧了拳头,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眼中燃烧着平静而炽烈的战意,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冰天雪地中的敌人。叶舟则感到肩上的担子前所未有地沉重,那不仅仅是物理世界的重任,更是关乎智慧、洞察力和在绝境中做出正确抉择的压力。但他发现,自己的内心此刻却异常平静,一种类似于朝圣者即将踏上最后一段征程般的宁静。他们已经没有退路,身后是同伴的牺牲和人类的未来,唯有向前,穿透黑暗,寻找那可能存在的光明。
“准备吧,孩子们,战士们。”“守护者”的目光最后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全息投影上,那在南极冰盖上如同恶魔之眼般幽幽闪烁的“终焉图书馆”光点上,“最后的旅程,即将开始。愿古老先贤的智慧与勇气,与你们同在。愿真理之光,指引你们穿越终焉的黑暗。”
在出发前的最后几十个小时里,叶舟几乎达到了不眠不休的疯狂状态。他深知,面对“终焉图书馆”内可能存在的、超越理解的科技和防御机制,仅仅依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为他那关于“基因印记”和“觉醒接口”的理论,找到哪怕一丝一毫可以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他几乎住在了研究区的古籍阅览室和生物实验室。在蔷薇十字会珍藏的一些涉及人体潜能开发、意识扩展的古老仪式记录中——包括诺斯替教派的密传文献、赫尔墨斯主义的修行手札以及某些早已失传的萨满传承笔记——他仔细搜寻着那些描述如何通过特定的冥想姿态、复杂的呼吸节奏控制、以及……利用特定频率的声波(圣歌、咒语、钟鸣)或光波(仪式篝火、水晶折射、星象投影)来引导身心进入特殊状态,从而暂时提升感知力、直觉甚至影响微观物理现象的模糊记载。
这些记载,虽然充满了神秘主义和象征语言,但其核心描述的身心变化,与他关于“接口”需要通过特定“谐振”来激活的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将“建筑师”模型中那个异常变量的复杂数学表达,尝试着翻译成可能的物理频率——包括声波频谱和电磁波谱。然后,他将这些推导出的频率,与古老记载中那些被认为具有“启迪”作用的谐波模式(例如某些特定比例的音程、神圣几何图形的共振频率)进行艰难的比对、筛选和数学模拟。这是一个将抽象数学、远古神秘学和现代物理学强行融合的、近乎疯狂的过程。
在基地那台拥有强大运算能力的生物量子计算机的辅助下,经历了无数次令人沮丧的失败和微小的调整后,他终于初步合成出了一段极其复杂、包含了多种频率微妙叠加与干涉的“声波-光波”复合谐振序列。这段序列本身,就像一段为人类基因谱写的、试图唤醒沉睡巨兽的“唤醒曲”(Awakening Cadence)。
他无法、也绝不敢在活人身上进行测试。但他设计了一个极其谨慎的体外实验:利用精密的培养装置,对几组处于静息状态的人类干细胞和神经元细胞,进行了极其短暂、能量被严格控制在一定阈值以下的“序列”照射和声波浸润。
初步的、需要极度谨慎看待的显微观测和生物电数据似乎显示,在照射后的极短时间内,细胞中线粒体的代谢活性出现了短暂的、超出正常波动范围的峰值;同时,某些通常处于高度沉默状态的、功能未知的“垃圾DNA”序列,其转录活动也检测到了极其微弱、不稳定但确实存在的增强迹象。
这远远谈不上是“觉醒”,甚至不能称之为有效的变化,更像是在一头沉睡的史前巨兽厚重的鳞片上,用羽毛轻轻挠了一下,几乎没有任何反应。但这微乎其微、可能只是实验误差的现象,却像在绝对黑暗的深渊中,看到了一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但确实存在的光子闪烁。它至少证明了,这条道路或许并非完全虚无,这个“接口”可能真的存在,只是需要找到正确的“钥匙”和足够的力量去“转动”。
叶舟将这段初步合成的“觉醒序列”数据、所有的实验记录以及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了多重加密,小心翼翼地备份在多个独立的、坚固的存储设备中,并分别交由自己和艾莉丝保管。这或许,将成为他们在“终焉图书馆”中,除了武力破坏和电子对抗之外,最独特、也最具有潜在颠覆性的“武器”,或者是……在一切常规手段都失败后,那最后的、渺茫的“希望”之火种。
艾莉丝则将她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最后的实战准备中。她反复检查着每一件即将携带的装备:特制的、能抵御极寒并集成热光学迷彩的极地作战服;基于声波共振原理、可以悄无声息切开厚冰层和某些合金的切割工具;针对可能存在的能量生命体或机械守卫的特殊弹药和“破晓之刃”;以及那台笨重但可能至关重要的便携式“脐带”信标***原型机。她熟悉“真理探寻者”号破冰船内部的每一个舱室结构、逃生路线和武器存放点。她与沃尔夫冈挑选出的、即将一同登船执行任务的六名蔷薇十字会最精锐的战士(包括之前与她一起执行外围清扫任务的“雪枭”、“岩羊”和“冰风”)进行了高强度的战术磨合,模拟了各种可能遇到的遭遇战、潜入、防守和紧急撤离 scenario。她将自己调整到了最佳的战斗状态,如同一张拉满的弓,一支随时准备离弦的利箭,沉默,危险,目标明确。
“真理探寻者”号静静地停泊在隐藏于挪威峡湾深处的一个绝密船坞内。从外表看,它是一艘有些年头、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中型破冰船,灰色的船身上带着岁月和冰层摩擦的痕迹。但只有内部人员才知道,它的船体采用了特殊的复合材料和非直角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雷达反射面积;它的推进系统经过了彻底的静音改造;它内部搭载的科研设备和防御系统,其先进程度足以让大多数国家的海军旗舰相形见绌。此刻,它正在进行最后的燃料加注、物资装载和设备调试,庞大的船身在昏暗的灯光下,如同一位即将踏上征途的、沉默的钢铁巨人。
告别的时刻,终于还是到来了。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没有激动的演讲。在基地那处隐秘的、直接通往地下码头的升降平台上,只有沉默的握手、用力拍打肩膀的动作,以及彼此眼中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祝福、担忧与决绝。
“守护者”坐在轮椅上,与叶舟和艾莉丝做了最后的道别。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将两枚小巧的、雕刻着蔷薇十字徽记的银色挂坠分别递到他们手中。“这里面,封装了一小片据说来自‘起源时代’的水晶碎片,”他轻声说,“或许……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提供一点微不足道的指引或者保护。保重。”
叶舟和艾莉丝郑重地接过挂坠,将其贴身戴好。然后,他们转身,跟随着沃尔夫冈和突击队员们,踏上了“真理探寻者”号的舷梯。
钢铁闸门在身后缓缓关闭,隔绝了基地那最后的温暖与光明。叶舟和艾莉丝站在船舷边,透过厚厚的防弹玻璃,望着阿尔卑斯山脉那伪装成普通岩壁的出口在视野中逐渐远去、消失。
脚下,是冰冷深邃、暗流涌动的北大西洋海水,通往未知的航程。
前方,是漫长而危险、需要穿越咆哮西风带和巨大冰山的极地航线,以及在南极那亿万年冰盖之下,等待着他们的、决定人类文明存亡的最终谜题与终极之战。
未来,如同极地那变幻莫测、危机四伏的天气,充满了无尽的变数和致命的威胁。但他们已经别无选择,只能迎上前去,用智慧、勇气和生命,去解析它,去挑战它,去亲手创造一个……属于人类自己的、挣脱循环的未来。
“真理探寻者”号拉响了低沉汽笛,调整航向,劈开灰黑色的海浪,向着南方,向着那片永恒的白色大陆,坚定不移地驶去。
“解析未来”的最终篇章,正式启航。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