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三十出头,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斯文精明。
两人看向陆诚的目光都带着明显的好奇和探究。
杨铮笑着解释:
“小陆啊,欧阳队长和李明同志是来咱们局交流学习的。正好赶上这个大案,他们也很有兴趣,一起参与讨论,群策群力嘛。”
实际上,就是雨花分局近期破案率很高,摧枯拉朽的,甚至一度到了“无案可破”的地步。
这情况不就引起了兄弟单位的注意,派人来“取经”了。
欧阳雄主动伸出手,语气爽朗但带着审视:
“陆诚同志,久仰大名啊!听说你破案有一套,今天正好学习学习。”
李明也微笑着点头致意,但眼神深处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
陆诚平静地和两人握了握手:
“欧阳队长,李警官,过奖了。案子还在初期。”
众人移步会议室。
在陆诚出去的时候,欧阳雄和李明已经看过了案卷资料。
秦勉先把现场勘查情况和初步判断介绍了一下,重点提到了陆诚刚才在现场的新发现。
听完介绍,欧阳雄摸着下巴,眉头紧锁:
“灭门,熟睡中下手,伪装抢劫……这凶手够狠够狡猾啊。现场痕迹这么少,尼龙绳是唯一比较明确的物证,但太普通了。难搞哦!”
他看向李明,“李明,你怎么看?”
李明推了推眼镜,开口道:
“从犯罪心理画像角度分析,凶手心狠手辣,计划周详,与受害者可能存在较深的积怨。”
“熟人作案概率确实高。但目前缺乏指向性的证据,社会关系排查工作量会非常大,而且容易打草惊蛇。这个案子……难度系数很高。”
他语气沉稳,但透露出不乐观的态度。
其他几位老刑警也纷纷发言,讨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从不完整指纹脚印中寻找突破,以及如何更精细地排查社会关系,但都觉得如同大海捞针。
会议室里一时间充满了“难”、“棘手”、“没头绪”的声音。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从进来后就一直没怎么说话,只是静静听着的陆诚。
欧阳雄看向陆诚,后者一直没发表意见,肯定憋着大的。
有种压轴出场的感觉。
李明则是一副“我倒要看看你能讲出什么来”的表情。
杨铮把欧阳雄和李明两人的表情看在眼里,他微微一笑。
接下来,就让你们临江刑侦支队的人好好看看,咱们雨花区警方的实力。
他点名:“陆诚,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你也别藏着掖着,说说你的想法。你刚才去现场,应该有更具体的思路了吧?”
秦勉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好整以暇。
他看陆诚那小子的表情,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肯定是有方向了。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案子能难得住他。
连环杀人案他都破过了。
陆诚合上笔记本,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秦勉和杨铮身上:
“秦队,杨局,我建议,侦查方向可以更聚焦一些。”
他拿起那根尼龙绳的照片,技术队刚刚初步处理完。
“这根绳子,是我们目前最直接的物证。它普通,但正因为普通,它上面可能携带的信息,反而容易被忽略,也可能更关键。”
他走到白板前,画了起来:
“第一,绳结。
“我刚才仔细观察过,这个绳结的打法,是那种常用于临时固定、但又需要一定承重和稳定性的‘加固单结’,打结的手法比较熟练,甚至可以说有点……习惯性。
“这可能反映出凶手有相关的职业背景或者生活经验,比如经常接触绳索、从事体力劳动或者某些特定户外活动的人。”
“第二,绳索本身的磨损。虽然绳子整体较新,但在中间偏上的位置,有一小段区域的纤维有轻微的、反复摩擦导致的起毛现象,颜色也略深。”
“这不太像是在窗户上一次性撑开造成的。更像是……长期在某个特定位置,比如挂在钩子上、或者缠绕在某个物体上被反复拉扯摩擦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