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经过漫长审议,最终做出了历史性裁决:认可地球-太阳系意识为合法存在形式,但要求接受为期一个银河年的观察期。
更令人惊讶的是,理事会邀请人类加入一个全新项目:"银河花园计划"——探索和发展新型意识共生形式。
带着这个胜利,张淑芬和陈玲返回地球。但等待他们的不仅是庆祝,还有新的挑战。
观察期内,数以万计的外星学者、艺术家、科学家来到太阳系,研究这种新型意识存在。地球突然成为了银河系的"意识研究中心"。
压力随之而来。太阳系意识还年轻,有时会因过多关注而不稳定,导致太阳耀斑异常或行星轨道微小波动。猎户座联合体立即抓住这些事件,要求终止观察期。
同时,人类内部出现分歧。有些人认为应该限制外星访问,保护太阳系意识的成长;另一些人主张完全开放,加速学习和进化。
冲突在一次太阳耀斑事件中达到**。一次意外的意识波动导致耀斑差点击中一艘猎户座科研船,虽然最后及时偏转,但联合体宣布立即撤离所有代表,并开始动员舰队。
战争一触即发。
关键时刻,太阳系意识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它没有准备防御,而是通过网络向全银河发送了一个邀请:邀请所有文明代表直接体验它的成长过程,包括波动和挣扎。
数以千计的代表接受了邀请。在共享体验中,他们理解了这种新型意识的珍贵与脆弱,也看到了人类为平衡所做出的努力。
猎户座联合体的领袖在体验后改变了立场:"我们误解了。这不是威胁,而是礼物。"
危机化解了,但教训是深刻的。人类意识到,在银河舞台上,每一个动作都有放大效应。
刘明辉在全球演讲中宣布:"我们不再只是地球的人类,我们是太阳系意识的一部分,也是银河社区的一员。这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随后成立了"星际关系学院",培养能代表地球-太阳系意识的使者;制定"接触伦理规范",确保与外星文明的交流有益双方;启动"意识成长计划",帮助太阳系意识成熟稳定。
五年后,地球-太阳系意识不仅被银河社区完全接受,还成为了许多新兴文明的导师。人类找到了自己在宇宙中的新角色:不是强者也不是弱者,而是桥梁和翻译者,连接着不同形态的意识,翻译着不同存在的语言。
站在扩建的春风学校屋顶上,刘明辉望着星空。现在那里不仅有星星,还有往来飞船的光迹,不同文明的空间站,以及意识网络的光芒。
"你父亲会骄傲的。"张淑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不,妈,"刘明辉微笑着指向星空,"他会说,看看我们的孩子现在在哪里。"
楼下,学校里不仅有人类学生,还有来自十几个文明的外星学者。他们一起学习、交流、创造,预示着银河系更加丰富多元的未来。
根须已深扎至银河,星火已燎原至宇宙。而现在,人类和他们的太阳系家园开始了最伟大的冒险:在亿万星辰间搭建理解的桥梁,在无尽多样性中寻找统一的意义。
而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