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 江城穿越之分类桶里的暖(3/4)

推着小推车往王爷爷家走,小推车是社区送的,蓝色的,车轮有点晃,我只能用右手扶着车把,慢慢走。左手腕越来越疼,像有根细针在扎,我时不时停下来,用右手揉一揉,心里想着 “再坚持会儿,王爷爷还等着呢”。路过便利店时,想起口袋里只剩 20 元,是昨天卖可回收物赚的 ——30 斤塑料瓶,卖了 21 元,我留了 1 元坐车,剩下的 20 元揣在兜里,够买两个馒头,再给老伴买包薄荷糖。他最近总口干,说分类点的风 “刮得嗓子疼”,薄荷糖能润润嗓子。

我停下车,让老伴坐在便利店门口的台阶上,台阶上还留着早上扫的落叶,我用脚把落叶拨到一边,“爷爷坐在这等着,别走开,阿婆买完馒头就回来”。他点点头,把分类卡放在膝盖上,双手护着,还抬头看了看便利店的招牌,像在记位置。我走了几步,又回头叮嘱:“爷爷别跟陌生人走,阿婆很快就回来”,他又点点头,挥了挥手里的分类卡,意思是 “我等着”。

便利店的包子刚出锅,热气腾腾的,我买了两个,一个肉包,一个白面馒头,又拿了包薄荷糖,结账时老板说 “20 元正好”。我把肉包和薄荷糖揣进内袋,把白面馒头放进帆布包,想着 “肉包给爷爷吃热的,薄荷糖让他含着,我吃凉馒头就行”。

买完东西,我赶紧牵着老伴往王爷爷家走。王爷爷住在 3 栋一楼,门口堆着个鼓鼓的蛇皮袋,袋子上还贴着张纸条,写着 “美娟:瓶已洗干净,放心分”。见我们来,王爷爷赶紧从屋里迎出来,手里还端着杯菊花茶,“美娟来啦,快进来坐,我给你泡了菊花茶,解解渴”。杯子是个搪瓷的,上面印着 “劳动光荣”,是王爷爷年轻时得的奖品。

“不用了爷爷,咱们先分瓶子,一会儿还要回分类点,别耽误了记数据”,我摆摆手,把帆布包放在门口的小桌上,从里面掏出副粉色乳胶手套戴上。手套有点紧,我费力地扯了扯,才把手伸进去 —— 这是孙子买的,我舍不得用,只有帮街坊分东西时才戴,怕把手上的油蹭到瓶子上,影响回收。

打开蛇皮袋,里面的塑料瓶都洗得干干净净,瓶身上没有一点油污。我把瓶子一个个掏出来,放在地上摆好,“爷爷您看,这种透明的空瓶,要先把瓶盖拧下来,瓶盖是其他垃圾,瓶身是可回收的,还要捏扁了放蓝桶,这样能省地方”。说着就拿起个空瓶,用右手捏住瓶身中间,用力捏扁,左手腕疼得我皱了皱眉,却还是装作没事的样子,把捏扁的瓶子放进旁边的小筐里。

王爷爷学得很认真,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把 “拧瓶盖、捏扁” 四个字记下来,字写得歪歪扭扭,却一笔笔很清楚。他拿起个瓶子,学着我的样子拧瓶盖,手指有点抖,拧了三次才拧开,“美娟你看,我拧开了!” 他像个考了满分的孩子,举着瓶盖给我看。我点点头,笑着说 “爷爷真棒,分的没错,下次你就能自己分了”。

分完瓶子,我把透明的和有色的分开捆好,放在小推车上,“爷爷,共 38 个瓶子,19 个透明,19 个有色,攒够 50 个就能换多肉了”。王爷爷点点头,把菊花茶塞进我手里,“你拿着路上喝,不然一会儿该凉了”,我推辞不过,接过杯子,喝了一口,菊花的清香混着甜味,在嘴里散开,心里暖暖的。

刚想回分类点,就看见小张提着个黑色垃圾袋往分类点走,袋子没系紧,露出半截电池的包装纸,眼看就要扔进绿桶。我赶紧喊住她:“小张,等一下!” 她转过头,头发有点乱,脸上带着急色,“刘姨,我赶时间上班,晚点再分行不行?今天要迟到了”,说着就想把袋子扔进去。

我快步走过去,从帆布包里掏出张画着电池的提醒卡,卡上画着个大大的红色电池,旁边写着 “有害垃圾,放红桶”。“姑娘你看,电池是有害垃圾,得放红桶里,你看这卡上画的电池,跟你袋子里的一样,要是放进厨余桶,里面的汞会污染土地,种出来的菜都不能吃”,我把卡递到她手里,又指了指红桶上的卡通画:“你记着这个红桶,上面画着骷髅头,下次就不会错了”。

小张接过卡,脸有点红,挠了挠头,“刘姨对不起,我不该跟你急,早上起晚了有点慌,下次我肯定分对”。说着就把电池掏出来,小心翼翼地放进红桶,还把卡塞进钥匙扣里,“我贴在钥匙上,天天看,肯定忘不了”。她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刘姨我先走了,下午下班我来帮你整理数据”,我笑着点点头:“好,路上慢点”。

回到分类点时,已经快中午了,太阳有点晒,把分类桶晒得有点烫。我把老伴扶到树荫下的小凳子上,从内袋里掏出薄荷糖,剥了一颗放进他嘴里,“爷爷你吃颗糖,润润嗓子,这糖是薄荷味的,凉丝丝的”。他含着糖,嘴角翘了起来,笑着说 “甜”,还从口袋里掏出张分类卡递给我:“娟娟,记数据”,卡上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着 “蓝桶:15 斤”,是他刚才在便利店门口偷偷记的,虽然数字不准,我却笑着接过来,“爷爷记得真准,比阿婆还厉害,阿婆一会儿就记”。

我从帆布包里掏出笔记本,蹲在分类桶旁记数据,左手腕疼得厉害,只能用右手写字,字写得有点斜。老伴坐在旁边,手里攥着分类卡,时不时帮我递个铅笔头,虽然递错了好几次,我却耐心地接过,说 “谢谢爷爷”。

收工时,街坊们陆续来帮忙 —— 王爷爷推着小推车来运可回收物,车斗里还放着那盆菊花茶,“美娟,你没喝完的茶,我给你带来了”;李婶带来了刚熬的绿豆汤,装在保温桶里,“天热,喝碗绿豆汤解暑,我放了点糖,你尝尝”;小张帮着记当天的分类数据,还把数据输进了 Excel 表格,“刘姨,今天可回收物 18 斤,比昨天多了 3 斤”。

老伴突然站起来,走到分类点旁的迷你分类模型前 —— 那是孙子用快递盒做的,四个小桶摆得整整齐齐,桶身上还贴着刘美娟画的卡通画。他指着模型说 “娃…… 做的”,眼里亮了亮,像想起了什么。我赶紧从包里掏出孙子的照片,照片上孙子举着环保比赛的奖状,笑得很开心,“爷爷,你记得娃呀?他快放暑假了,说要回来帮咱们分垃圾,还带新的分类手册”。

他接过照片,用手轻轻摸了摸,手指在孙子的脸上蹭了蹭,突然哼起了段不成调的歌:“红桶电池,蓝桶瓶,绿桶剩菜,灰桶纸……” 是孙子去年教他的分类歌,他居然记住了!我跟着哼起来,眼泪掉在照片上,晕开了孙子的笑脸。李婶递来张纸巾,“美娟,高兴的泪,该哭”,王爷爷和小张也跟着笑,分类点旁的笑声,飘得老远,连社区的流浪猫都凑过来,蹭了蹭我的裤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