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 江城穿越之针线里的岁月(3/4)

回到缝纫机前,我把衬衫里子翻出来,用软毛刷沾着温水,一点点刷领口的灰尘。布上的旧污渍慢慢淡了,露出原来的碎花图案,有朵小蓝花的花瓣缺了块,是当年张奶奶的闺女不小心蹭破的,现在要改给孙女穿,倒多了份时光的味道。我用软尺量领口,“1 尺 9”,刚好是张奶奶孙女的尺寸,我用红笔在软尺上描了描,确保看得清楚,又在布衬上用粉笔画了圈,比领口大出半寸,这样缝出来的领口才平整,不容易再磨破。

剪布衬时,我特意用小剪刀,沿着粉笔线慢慢剪,怕剪歪了浪费布。剪好后,把布衬铺在领口内侧,用珠针固定住 —— 珠针是银色的,头很尖,我小心翼翼地捏着针尾,把针别在布上,每两厘米别一根,确保布衬不会移位。穿好针,开始缝,针脚要密,每针间隔不到 1 毫米,缝的时候要跟着领口的弧度走,不能缝得太直,不然领口会不服帖。

缝到一半,手指突然被针扎了一下,渗出血珠,滴在布衬上,像朵小小的红花。我赶紧用嘴吸了吸,把血擦掉,又找了块干净的布,沾着温水擦了擦布衬,怕留下血印 —— 张奶奶的孙女明天要穿去比赛,不能有一点瑕疵。继续缝时,手机又响了,是老伴的护工发来的消息:“周阿姨,叔叔有点闹情绪,一直找你,不肯吃饼干,要不要我先喂他喝点水?”

我心里一慌,手里的针差点掉在地上。想赶紧改完衬衫,却又怕缝得不好,让张奶奶的孙女失望,只能加快速度,针脚却还是保持着密匝匝的样子,不敢有一点马虎。终于在 10 点半改完了,我把衬衫翻过来,领口平整,布衬藏在里面,一点都看不出来,用熨斗熨了熨,衬衫的碎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好看。我把衬衫叠得整整齐齐,用干净的塑料袋装着,在袋子上贴了张便签:“领口已缝布衬,穿着时别用力拽”,才锁上店门,推着轮椅往家跑。

路上,老伴用右手指着路边的野花,是朵小黄花,长在墙角,开得很艳。他小声说 “花…… 好看”,声音有点沙哑,却很清楚。我停下来,蹲下来摘了朵,别在他的衣襟上,笑着说 “是好看,回家插在花瓶里,你每天都能看见”。他点点头,嘴角翘了起来,像个得到糖的孩子,用右手轻轻摸了摸花瓣,动作很轻,怕把花碰掉。

回到家,我赶紧给老伴喂药。先把降压药和降糖药放在他嘴里,再递过温水,看着他咽下去,又用棉签帮他擦了擦嘴角。然后把早上买的肉包子掰碎了,拌在小米粥里,粥是我早上出门前熬的,放了南瓜,软糯香甜。我用勺子舀了一勺,吹凉了喂给他,他一口一口吃着,偶尔用右手拍了拍我的手背,像在说 “好吃”。

刚想收拾碗筷,手机又响了,是孙女发来的视频电话。屏幕里,她举着台崭新的缝纫机,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阿婆!我用你给的钱买了缝纫机,昨天我的设计稿拿了学校的一等奖!老师说我设计的连衣裙很好看,还问我是不是家里有人做裁缝!”

我拿着手机,凑到老伴面前,笑着说 “你看,咱们的娃有出息了,设计稿拿奖了,还买了新缝纫机”。老伴看着屏幕里的孙女,眼里笑着,用右手比了个 “好” 的手势。孙女在屏幕里说 “阿婆,等我放假回去,教你用新缝纫机,咱们一起做衣服,我设计,你缝,肯定特别好看”。我点点头,眼泪掉了下来,落在手机屏幕上,晕开孙女的笑脸,我赶紧用袖子擦了擦,怕孙女看见担心。

下午,阳光正好,我推着轮椅带老伴去社区散步。我们沿着菜市场旁的小路走,路边的梧桐树叶落了一地,踩上去 “沙沙” 响。老伴突然用右手指着天上的月亮 —— 下午的月亮淡淡的,泛着银灰色的光,像块圆溜溜的玉。他小声说 “像…… 像你缝的布扣”,声音很轻,却很清晰。我抬头看,月亮真的像我缝在衣服上的布扣,圆圆的,边缘很光滑。我蹲下来,握着他的手,他的手有点凉,却很有力,我把脸贴在他的手背上,眼泪又掉了下来 —— 原来再难的日子,有家人的牵挂,有手里的针线,就有了力气,就像布破了能缝,日子难了,慢慢缝,也能缝出甜来。

三、针线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鼻尖还留着棉线的淡香和小米粥的甜味,指尖的刺痛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卖部柜台的木纹 —— 我变回了自己,手里还拿着刚整理好的袋装酱油,袋口的夹子没夹紧,洒了点在柜台上。

窗外传来巷子里的笑声,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社区群的消息,一条接着一条,像小太阳一样暖:

“@所有人 好消息!周阿姨的老伴康复有大进展!现在能慢慢抬左手了,还能握笔写自己的名字,社区已经安排了康复师,每周二、四下午上门做康复训练!”

“周阿姨的孙女放假回来啦!还带了台崭新的电动缝纫机,说要帮阿婆一起开裁缝铺,教阿婆用新机器,以后阿婆做活就不用那么累了!”

“张奶奶、李大爷、小林他们凑钱给裁缝铺换了新的玻璃门,还贴了新的‘改衣缝补’红纸,红纸上的字是小林写的,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