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第260章、划圈废鞭(2/2)

郭允厚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两千万两,不过,都是带血的。看着都瘆得慌。”

毕自严顿时不语了,身体都矮了一截,舒服的靠在椅背上了。天,老夫早上还到处化缘,这方懋昌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不贪。不过这么多,他估计也不敢贪。

徐光启也激动了,南京是钱多,但全是别人的,财政其实也紧巴巴的,小皇帝撒起币来,从来都是没轻没重的。

“大司徒,南直也需要资金运转的。”

毕自严不干了,当即开口。

“金州,锦州,九边,陕西,还有那个什么天汗部,两千万听着是多,今年可能都不够。”

郭允厚有些小得意。

“徐阁老老家那么多银子,你来找户部就没有意思了。毕阁老,金州属于安东,安东和平郭隶属山东,户部可不管。”

连刘一燝都投来目光,郭允厚把安东和平郭都扔给山东,那说明山东还有很多钱啊,方懋昌这莽夫到底在山东抄了多少银子?

朝廷这个动向非常危险了,一个省推行一下皇民土地政策就足够大明不止一年的开销,还是不断疯狂增加的开销。

徐毕二人都在眼红这笔银子,明年又弄哪个省?刘一燝皱着眉头看向一脸笑意的朱慈炅,治国理政不是抄家灭门啊喂,小皇帝。

朱慈炅看着会议气氛轻松,也很高兴。

“有银子是好事,可银子多了就未必是好事了。朕请毕先生和大司徒南下,就是想当面听听二位的意见。南京这边,他们都跟朕说没事,大明足够大,容纳海量的银子没问题。

但真的是这样吗?朕很不放心,因为这种说法不是道。”

会议室所有人都恢复了正色,因为这才是小皇帝此次会议的真正主题。

毕自严再次坐正,首先开口。

“老臣收到陛下的书信后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老臣总结白银有个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我大明并不主产白银,历史上白银并不是我们的货币。我们的白银来源主要是海上,这本身就很有问题。

泱泱大明,我们竟然依赖别人的货币,借用陛下的话,我们没有货币主权。国家命脉为别国所控,别国可以轻易通过加大或者减少白银输入来操纵大明经济。

这并非老臣危言耸听,试想一下,就如陛下所说如果海外银矿枯竭,大明就会被踢出别人的支付系统。诸位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发展海贸型产业,会发生什么事?

第二,白银流入更大的伤害是造成南北割裂,南方诸省会培养出一批依赖白银和海贸的商人。恕我直言,这些人全是无国无君之徒,他们甚至会绑架中枢决策,让我大明更加依赖海贸。更甚者,他们会成为,外洋国家侵略我大明的带路党。

江南之地,或许的确不会受到白银流入的伤害,甚至因此得利,但付出代价的必然是北方诸省。陛下说的通货膨胀会发生在江南,但江南能够承受,而北方会发生的是通货紧缩,物价倍增。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国家财税可能将陷入长期困难。去年推行的南税改粮效果并不明显,而北方卖粮换银纳税。

依靠粮商,白银最终还是会流入江南,北方会继续缺银,我等无法阻止。如此循环,不出十年,财税必败。

所以,陛下,老臣谏言:请废一条鞭法!”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