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错亦是缘 第113章 祸言(1/2)

皇后刚小憩起身,正由宫女伺候着净面匀妆,眉宇间还带着一丝慵懒。听闻代妃求见,且神色惊惶,她微微蹙了蹙眉,原不想见,但还是允了。

代妃几乎是跌撞着闯进来的,未语泪先流。她扑通一声跪倒在皇后凤座前,双手高高捧起那个珐琅小匣,泣不成声:“皇后娘娘!求娘娘救命!救救臣妾的兄长吧!臣妾……臣妾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皇后被她这阵仗惊了一下,示意宫女扶她,沉声道:“代妃,何事如此惊慌?起来说话。”

代妃哪里肯起,她仰起泪痕斑驳的脸,眼中充满了恐惧和一种孤注一掷的疯狂:“娘娘!天大的冤枉啊!宁州那个叫林芝的贱婢,她……她竟然诬告臣妾的兄长刘胜通敌叛国!陛下……陛下竟信了那贱婢的鬼话,已派兵部的人,去宣府捉拿臣妾兄长了!

娘娘明鉴!臣妾兄长对陛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鉴!他纵有千般不是,也不过是贪些浮财,怎敢、怎能做出那等诛九族、罪大恶极的大逆之事啊!这……这分明是有人精心设计的毒计,要置臣妾兄长于死地,要断我刘家根基啊,娘娘!”

皇后眉头锁得更紧:“林芝?林渊的女儿?她状告刘胜?可有证据?陛下既已派人,自有圣裁,你……”

林芝,她可是知道,一个很不错的女孩儿。只是她如何要做出这等蛮撞的事来?

“证据?那都是伪造的!”代妃尖声打断,声音因激动而颤抖,看到皇后被自己尖锐的声音刺得眉头一皱,代妃立即压低声音,克制了下情绪说道:

“娘娘!您可知那林芝为何如此胆大包天?皆因她父林渊!那林渊在北境拥兵自重,早已不满足于区区宁州!他嫉妒靖隋军势大,视我兄长为眼中钉、肉中刺!此番指使他女儿诬告,就是要借陛下之手除掉我兄长,好让他林家抢夺北境军权、分化靖隋军势力!其心可诛啊!”

代妃深吸一口气,抛出了她精心编织、最恶毒的炸弹:“娘娘!您可知那林芝与谁有染?是贤亲王世子赵頫!去年的时候,贤亲王府还曾向林家提亲,闹得满城风雨!这绝非偶然!臣妾思来想去,毛骨悚然!林渊狼子野心,与那看似闲散、实则包藏祸心的贤亲王,怕是早有勾结!他们让林芝诬告我兄长,打击靖隋军,离间陛下与边军大将,下一步,怕就是要动摇国本,为那贤亲王父子……铺路啊!娘娘!这是谋逆!是谋逆啊!” 她声嘶力竭,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可怕的阴谋。

她将手中的珐琅匣子再次高高举起,额头重重磕在金砖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娘娘!这是臣妾兄长偶然得来的几颗珠子,虽不值什么,却是臣妾一片心意。求娘娘看在臣妾兄长也为大夏流过血的份上,看在靖隋军数十万将士心寒的份上,在陛下面前为臣妾兄长说句公道话!不求陛下赦免,只求陛下……陛下明察!莫要让奸佞构陷忠良的毒计得逞,寒了边关将士的心,更……更莫让那起子野心勃勃之徒阴谋得逞啊娘娘!” 她伏在地上,肩膀剧烈地耸动着,哀泣之声回荡在殿内。

不管林渊是否与贤亲王私下有阴谋,只要祸水东引,为着太子帝位着想,拉了皇后为刘家说话,兄长的罪责便不甚重要了。

皇后端坐凤座之上,神色莫测。代妃那番关于“林渊勾结贤亲王谋反”的指控,太过耸人听闻,也太过刻意。她久居深宫,见惯了栽赃陷害的把戏。然而,“林芝与赵頫有情”这一点,却像一根刺,扎进了她心里。

赵頫对林芝有情,她是知道的。赵頫自去了一趟宁州回来,就曾向皇帝表明他爱慕林芝,想要求娶她。皇帝没有反对,只说那是林家的女儿,林家若是同意,他便为两人赐婚。后面不知什么原因,两个人不了了之,她还曾好奇过,让人去问,说是林家拒了赵頫的提亲。

赵頫在宁州的作为把皇帝都惊住了,更与他一贯在世人面前的轻浮是两个模样,虽然他回京后仍是往日那副浪荡子的样子,但就冲着他与北戎人谈判时的表现,及由他亲手拟定的条款,就够让皇帝惊诧非常。家宴上,皇帝还曾说过,若是太子去,都未必能如他一般压制得住北戎人。

皇后当时听到皇帝这样评说赵頫时,整个人都惊住了。后面听到皇帝甚至让太子“多向赵頫请教”这样的话时,心里更是如同魔虫噬心一般,令她寝食难安。

太子常居东宫,不知人间疾苦,也不似赵頫常年在外面游荡的多,对事物的见解上难免差强人意。再加太子心性仁慈,性情软弱,优柔寡断,与赵頫于宁州时展现出的果断勇敢,灵机会变对比,太子更让皇帝不满意。竟然说出,让太子多向赵頫请教的话。皇后听后,满心里不服,认为为君者,最贵重的便是仁爱之心,这才是天下百姓的福泽。赵頫算什么?一个自小便敢挖人眼睛的纨绔,还是一个沉溺酒色的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