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第322章 京都之巅会流云(1/3)

“什么?”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就连庆帝,都愣住了。

“陈院长,你糊涂了不成?”林若甫不敢置信地看着他,“你昨天才领教过他的厉害!你让他去跟大宗师打?万一输了,后果你承担得起吗?”

“丞相大人。”陈萍萍转头看着他,脸上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输了,我庆国,不过是丢些脸面。可若是不敢接战,那我庆国,丢掉的,就是整个国家的脊梁骨了。”

“一个连一封战书都不敢接的国家,以后,还如何在天下立足?”

“到时候,不用大唐来打我们。北齐,东夷城,甚至那些西域小国,都会像闻到血腥味的豺狼一样,扑上来,将我们撕成碎片!”

陈萍萍的声音,一句比一句尖锐,一句比一句响亮。

“所以,这一战,我们必须接!”

“而且,还要打得风风光光!让全天下的人都看看,我庆国,不是没有敢战之人!”

一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原本还主张避战的官员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

是啊,陈萍萍说得对。

打,可能会输。

不打,那就彻底输了。输掉了民心,输掉了国运!

庆帝看着陈萍萍,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

不愧是跟了自己几十年的老狗,关键时刻,还是他看得最清楚。

“好。”庆帝缓缓点头,“就依你所言。”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向武将之列。

“秦业。”

“臣在!”枢密院使秦业,立刻出列。

“朕命你,立刻派人,去寻找叶流云的踪迹。告诉他,三日之后,京都之巅,有人,在等他。”

“臣……遵旨!”秦业的声音,有些干涩。

他知道,这一战,关系到庆国的国运。

叶流云,只能胜,不能败!

“另外。”庆帝又开口了。

“将此战书,昭告天下!”

“朕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庆国,有大宗师,叶流云!他,将为我庆国,迎战大唐国师!”

庆帝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这是在,破釜沉舟!

他要将叶流云,将整个庆国,都逼到没有退路的悬崖边上!

用一场万众瞩目的决战,来决定庆国的未来!

……

范府。

范闲正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百无聊赖地晒着太阳。

昨天在皇宫里的经历,让他现在都还有点没缓过神来。

那个叫袁天罡的国师,还有那个深不可测的庆帝,都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尤其是,五竹叔和那个袁天罡的无声对峙,更是让他心里充满了无数的疑问。

“五竹叔,你说,那个国师,到底是什么来头啊?”范闲对着旁边站着的五竹,第N次问道。

“不知道。”五竹的回答,还是一如既往的简洁。

“他跟你,是不是一类的?”

“不是。”

“那他是什么?鬼吗?活了几百年的那种?”

五竹沉默了。

范闲叹了口气,跟五竹叔聊天,真是能把人给憋死。

就在这时,他那个便宜弟弟范思辙,连滚带爬地从外面跑了进来,脸上满是兴奋和惊恐的复杂表情。

“哥!哥!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范闲被他吵得头疼,不耐烦地说道:“嚷嚷什么?天塌下来了?”

“比天塌下来还严重!”范思辙喘着粗气,一把抓住范闲的胳膊,“那个……那个大唐国师,他……他向咱们庆国的大宗师,下战书了!”

“什么?”

范闲一下子从摇椅上坐了起来,眼睛瞪得溜圆。

“下战书?约战大宗师?”

“是啊!”范思辙激动得满脸通红,“现在外面都传疯了!陛下已经昭告天下,三日之后,叶流云大宗师,将在京都最高的摘星楼上,迎战那个大唐国师!”

范闲的脑子里,嗡的一声。

他想起了昨天,五竹叔和那个袁天罡对峙的场景。

这两个怪物,终于要打起来了吗?

不对,是叶流云……

范闲的心,砰砰直跳。

他知道,一场前所未有的,足以震动整个天下的大战,即将来临!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五竹。

只见五竹那蒙着黑布的脸,正对着皇宫的方向。

虽然看不见他的表情,但范闲能感觉到,一股冰冷的,昂扬的战意,正从五竹的身上,缓缓升起。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

这三天里,整个庆国京都,都陷入了一种狂热而又紧张的气氛之中。

大唐国师袁天罡,约战大宗师叶流云!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京都的每一个角落。

从王公贵族,到贩夫走卒,所有人都在议论着这场即将到来的巅峰对决。

茶馆里,酒楼中,说书先生们口沫横飞,将两位当事人,渲染得神乎其神。

一个,是来自天朝上国,实力深不可测,视庆国君臣如无物的神秘国师。

另一个,是庆国武道神话,四大宗师之一,一手流云散手出神入化的叶流云。

这场对决,已经不仅仅是两个高手之间的切磋。

它代表的,是大唐与庆国,两个国家之间的正面碰撞!

是国运之争!

决战的地点,定在了京都最高的建筑,摘星楼。

摘星楼,高九十九丈,耸入云端,是庆国皇室祭天祈福的场所,平日里戒备森严,寻常人根本无法靠近。

但今天,庆帝特许,开放摘星楼下的广场,让京都百姓,可以亲眼目睹这场旷世之战。

他要用这种方式,来凝聚民心,来告诉所有庆国人,庆国,有自己的守护神!

决战之日,正午。

摘星楼下的广场,早已是人山人海,被围得水泄不通。

数十万百姓,翘首以盼,伸长了脖子,想要一睹大宗师的风采。

广场四周,三万禁军,甲胄鲜明,刀枪如林,将整个广场牢牢控制住,以防发生任何意外。

在广场的正前方,搭建起了一座高台。

庆帝李治,亲率文武百官,端坐于高台之上,等待着决战的开始。

庆帝的脸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但熟悉他的人都能感觉到,他笑容之下的紧张和凝重。

这一战,许胜不许败!

坐在他身旁的陈萍萍,脸色苍白,不时地咳嗽两声。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那高耸入云的摘-星楼顶,眼神复杂。

林若甫等一众文官,则是个个忧心忡忡,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