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 第151章续1 十年之约(2/2)

此时召她回国,并许以“国后夫人”的极高尊荣,目的昭然若揭。其一,自然是向周边诸国乃至天下人彰显大唐作为天朝上国的恩德与气度——看,即便曾是替身,只要心向故国,朕亦不吝赏赐,给予至高荣耀。这能极大地提升大唐的声望和影响力。

其二,恐怕也是更重要的,是想借此契机,重新加强对乞儿国的影响和控制。她毛草灵,作为乞儿国的凤主,深得皇帝赫连决的信任与宠爱,在朝野内外拥有极高的威望。如果她回到大唐,成为大唐的国后夫人,那么乞儿国与大唐之间,便多了一层极其特殊且紧密的联系。大唐可以通过她,对乞儿国的内政外交施加影响,甚至可能逐步将乞儿国重新纳入其势力范围。

而更深一层,或许那位帝王也已经察觉到,她这颗当初被随意安置的棋子,如今已经成长到了几乎脱离掌控的地步。将她召回,给予高位,也是一种控制。放在眼皮子底下,放在大唐复杂诡谲的后宫与朝堂格局之中,她将失去在乞儿国经营的一切根基,必须重新依附于皇权,仰人鼻息。或者……如果她觉得这颗棋子已经不好用,甚至可能反噬,那么“召回”之后,是闲置,是监控,还是……找机会彻底“废弃”,以绝后患?

想到这里,一股寒意难以抑制地顺着她的脊椎悄然爬升,让她在这秋阳尚暖的午后,生生打了个冷颤。

她若回去,等待她的,真的会是信中所描绘的“无极尊荣”吗?还是另一个更加精致、更加冠冕堂皇,却也更加无法挣脱的黄金牢笼?她将再次陷入长安那座巨大宫廷的倾轧之中,与无数心思各异的妃嫔、贵妇周旋,在波谲云诡的朝堂纷争中步履维艰。失去了赫连决毫无保留的信任,失去了她在乞儿国一手培植的势力网络,失去了这里将她视若神明的臣民拥戴,她只是一个空有头衔、必须时刻揣摩圣意、如履薄冰的“国后夫人”。那样的日子,光是想象,就让她感到窒息。

可若是不回……

“抗旨不尊”这四个字,像一座大山压了下来。这无疑会触怒大唐天子,给了他一个现成的、足以令天下人信服的、对乞儿国再度用兵的完美借口。“藐视天威”、“背信弃义”的罪名扣下来,乞儿国将瞬间从友邦变成逆臣。届时,边境烽烟再起,战火重燃,她这十年来殚精竭虑、好不容易为乞儿国百姓带来的和平安定与初步繁荣,将很可能毁于一旦!多少家庭会因战争而破碎?多少鲜血会染红这片她早已视为故土的土地?

到那时,赫连决会如何看她?是他力排众议,给予她信任与权力,与她共同缔造了这十年盛世。若因她一人之故,导致国家陷入战火,他心中会作何感想?那些原本就对她身份心存疑虑、或嫉妒她权势的朝臣,又会如何借题发挥,议论纷纷?还有那些将她视为带来福泽的“凤主”,真心爱戴她的乞儿国百姓,在战乱流离中,又会用怎样失望甚至怨恨的目光看她?

还有她的父母……如果她抗旨不归,大唐天子震怒之下,会不会将怒火倾泻到她那本就处境堪忧的父母身上?让他们因自己这个“不孝女”而遭受更残酷的对待?她真的能背负得起这“不忠不孝”的千古罪名吗?

进,是可能万劫不复的牢笼;退,是可能引发国破家亡的深渊。

真正的进退维谷,左右为难。无论选择哪一条路,似乎都布满了荆棘与未知的凶险。

秋风依旧,拂动她鬓角一缕未能被金簪牢牢固定的发丝,带来阵阵浓郁到几乎腻人的桂花甜香。但这香气,此刻却丝毫吹不散她眉宇间越聚越浓、几乎化不开的沉重与忧虑。

她在亭中又静坐了许久,直到西斜的日光将亭子的影子拉得老长,湖面的金光渐渐被暮色取代。

终于,她缓缓地、极其郑重地将那方丝绢信笺,按照原有的折痕,一点点仔细折好。动作缓慢得仿佛电影里的慢镜头,每一个细微的折叠,都牵扯着千斤的重量。然后,她将其小心翼翼地收入了宽大的宫装袖袋之中,贴身放好。

这件事,不能再独自思量了。也瞒不住。大唐使臣就在宫外驿馆,消息很快会传开。她必须去见赫连决,现在,立刻。

她站起身,因久坐而有些僵硬的身体微微晃了一下,但她很快稳住。低头,仔细地整理了一下因坐姿而略显褶皱的华丽宫装裙摆,抚平每一道不该存在的纹路。然后,她抬起头,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将胸腔里翻江倒海般的复杂情绪强行压下去,努力让自己的面色看起来平静如常。

迈步走出琉璃亭时,秋日傍晚最后的余晖勾勒出她纤细却挺直的背影。那背影依旧保持着属于凤主的威仪与风度,但在渐浓的暮色与馥郁得有些哀伤的桂香环绕下,却无端地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孤寂与决绝。

前方的路,注定不会平坦。而她,必须去面对。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