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东百姓所谓的家,其实就是一座座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用木头、土坯和茅草搭起来的屋子。”
“不是百姓不会烧砖,也不是百姓不想盖青砖瓦房,而是条件不允许。”
“辽东这里,九月之后就会寒冷无比,如果用青砖盖房子,就得多花好几倍的价钱。”
“换成土坯砖就不一样了。”
“土不花钱,稻秸、麦秸、高粱秸什么的也不用花钱,可以尽量往厚实了盖。”
“可是土坯砖也有土坯砖的坏处。”
“辽东经常下雪,有时候能连下好几天。”
“别说什么大雪没膝了,就算把房子压塌都很正常。”
“即便是没被大雪压毁房屋,等到开春后积雪融化,土坯房一样有倒塌的风险。”
“要是驸马爷能支援些人手,搁辽东多弄几座砖窑,把青砖的价格压下来,百姓便可以盖上青砖瓦房,最起码也能经得住风雪。”
杨少峰直接冷哼一声。
狗入的胡惟庸,话里话外还是惦记着从本官身上薅羊毛。
胡惟庸又继续说道:“其实辽东百姓最难的,还在于存不住粮食。”
“一年只能种一季粮,还不好套种。”
“偏偏辽东的冬季又比较长,从秋后到开春,差不多得有小半年的时间。”
“而且这小半年的时间里也不适合修路,更不适合开荒,只能窝在家里猫冬。”
胡惟庸微微叹息一声,说道:“本身粮食就低,又有小半年的时间要吃存粮,百姓根本存不下粮食。”
“包括驸马爷说的养殖,其实也不容易。”
“养鸡鸭猪羊等禽畜,怕雪大了给冻死。”
“养鱼,冬天的时候就得凿开厚厚的冰层。”
“那可是一人多厚的冰,起码要几十个青壮才能凿冰取鱼。”
“……”
胡惟庸一边带着朱标和李善长、杨少峰往村庄的方向走,一边给朱标和李善长、杨少峰等人介绍着辽东的困境。
朱标和李善长对视一眼,又齐齐叹息一声。
这他娘的哪儿是什么辽东啊,这根本就是一个人间炼狱!
望着远处那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胡惟庸又满脸苦涩地笑了笑,“其实这些问题都还好说,真正的问题还在于丁口上面。”
“整个辽东,从金州一直到黄龙府,地方跟山东差不多大,汉人数量却比洪武元年的山东更少。”
“拢共就十多万户,丁口不足百万。”
“再除去那些老弱妇孺,可用青壮甚至不到二十万。”
“即便算是那些归附辽东的蛮子部落,丁口总数也只有百万出头,连一百一十万都没有。”
胡惟庸将目光投向朱标:“殿下,臣不是没想过直接照搬驸马爷当初在宁阳县的那些路数。”
“垦荒地,办工坊,让百姓休养生息再慢慢富裕。”
“可是朝廷不往辽东多迁移百姓,臣这也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随着胡惟庸的话音落下,朱标的脸色顿时变得更黑。
胡惟庸啊胡惟庸,你可真是出息了!
刚刚算计了孤的姐夫,现在又来算计孤!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