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各国使者就怀着期待的心情,在朱高炽的亲自陪同下,登上了前往上海的官船。
对于上海,这些南洋使者大多只闻其名,不知其详。
在他们粗浅的印象中,这不过是大明东部沿海的一个普通渔村,贫瘠而落后,毕竟这些年都没人来过大明,更别提什么了解了。
他们实在不明白,这两位殿下为什么要特意带他们去这样一个地方。
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速度飞快。
一路上,使者们欣赏着江南的秀丽风光,心中的疑惑也越来越深。
直到第三天傍晚,官船终于抵达了上海港。
当使者们登上码头,看到眼前的景象时,所有人都惊呆了,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昔日印象里面贫瘠落后的小渔村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繁华富庶的商业巨城和巨大港口。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码头。
码头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数十艘巨大的海船停靠在岸边,有的正在装卸货物,有的则在准备起航。
搬运工人来来往往,扛着各种货物,脸上洋溢着忙碌而满足的笑容。
码头的两侧,修建着一排排整齐的仓库,里面堆满了从全国各地运来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以及从东海与南洋进口的香料、珍珠、象牙等特产。
沿着码头向镇上走去,是宽阔平坦的石板路。
道路两旁,商铺林立,鳞次栉比。
绸缎庄、瓷器店、茶叶铺、酒楼、客栈等应有尽有。
商铺的招牌五颜六色,琳琅满目,上面写着各种醒目的大字。
街道上,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有穿着华丽的商人,有穿着朴素的百姓,有骑着马的官员,还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
他们有的在店铺里挑选商品,有的在街道上交谈生意,有的则在酒楼里饮酒作乐,整个城内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更让使者们感到惊讶的是城内的工厂。
一排排高大的厂房拔地而起,烟囱里冒出阵阵黑烟。
厂房内,器械涌动,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有的工厂在纺织丝绸,有的在烧制瓷器,有的在制造铁器,还有的在加工茶叶。
这些先进的生产方式和高效的生产效率,让使者们大开眼界。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的工厂,也从未见过如此先进的机器设备。
在一家纺织厂里,使者们看到工人们操作着水力织布机,飞快地织出一匹匹精美的丝绸。
这种织布机不仅速度快,而且织出的丝绸质量也非常高,比他们国家手工织出的丝绸要好得多。
“这……这是什么机器?竟然如此神奇!”暹罗使者惊讶地问道,眼中满是不可思议的神色。
朱高炽笑着解释道:“这是我大明发明的水力织布机,利用水力驱动,可以大大提高织布的效率和质量。”
“太神奇了!大明真是太强大了!”使者们纷纷感叹道。
在一家瓷器厂里,使者们看到工人们使用模具批量生产瓷器。
这些瓷器造型精美,图案复杂,而且生产速度非常快。
相比之下,他们国家手工制作瓷器的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质量也参差不齐。
“大明的技术真是太先进了!”满剌加使者感慨地说,“我们国家要是能有这样的技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