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所有使者都献完贡品后,朱元璋端起酒杯,站起身来。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内众人,从各国使者到大明群臣,最后落在太子朱标和朱高炽、朱雄英身上,眼神复杂而深邃。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位大明开国皇帝身上。
“各位使者,欢迎你们来到我大明。”朱元璋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穿透力,“朕代表大明,敬你们一杯!”
他顿了顿,没有立刻饮酒,而是继续说道:“朕出身贫寒,深知百姓疾苦。当年朕起兵反元,并非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让天下百姓能够吃饱穿暖,过上安定的日子。”
“即位之初,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朕宵衣旰食,勤于政事,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农桑,兴修水利……朕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大明的百姓不再受饥寒之苦,一定要让大明的江山稳固万年。”
朱元璋的声音渐渐变得激昂:“如今,朕可以告慰天地,告慰百姓了!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大明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百姓们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而今天,你们从遥远的南洋而来,带着你们国家的特产和诚意,向我大明朝贡,这是朕的荣幸,更是我大明的荣幸!”
“朕知道,在你们眼中,大明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朕想说,大明的强大,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和平!朕希望,我大明能与南洋各国永结友好,互通有无,共同发展。朕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合作,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说完,朱元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各国使者们纷纷端起酒杯,恭敬地说道:“谢陛下!愿大明与我国友谊长存!”
他们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眼中满是敬佩之情。
大明群臣更是激动不已。
他们听着朱元璋的话,回忆起这些年来大明走过的历程,从建国初期的艰难困苦到如今的繁荣昌盛,从百姓流离失所到如今的安居乐业,从周边国家的敌视到如今的万邦来朝,这一切都离不开眼前这位皇帝的英明领导。
“陛下圣明!陛下贤德!”群臣们纷纷站起身来,对着朱元璋跪地行礼,齐声高呼。
一些老臣更是热泪盈眶,他们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见证了大明的建立和发展,此刻心中的自豪和感动难以言表。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眶也渐渐发红。
他的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那些已经离他而去的老兄弟——常遇春、邓愈、徐达……
当年,他们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为了大明的建立付出了一切。
如今,大明已经强大起来,万邦来朝,四夷宾服,可惜他们却再也看不到了。
“兄弟们,你们看到了吗?”朱元璋在心中默默说道,“我们当年的梦想实现了!大明已经成为了天朝上国,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了!你们可以安息了!”
片刻之后,朱元璋收敛了情绪,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他知道,虽然老兄弟们已经不在了,但他们的精神会永远流传下去。
而他,也将继续带领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好了,大家都坐下吧。”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落座,“宴会正式开始,大家不必拘束,尽情享用美酒佳肴吧!”
“谢陛下!”
众人纷纷落座,宴会再次恢复了欢乐的氛围。
舞女们穿着华丽的服装,在殿中央翩翩起舞;乐师们演奏着优美的乐曲,悠扬的旋律回荡在整个奉天殿内。
各国使者们一边品尝着美味的菜肴,一边与大明官员们交流着,气氛十分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