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第470章:急于求果,必会动摇!(2/2)

什么时候了还在干这些以公泄私的事情。

“你不懂,”许泽白了他一眼,“这是我该拿的,必须要拿。”

“对,君侯说得对,”贾诩附和了一句。

……

许泽快到扬州的时候,事情已是闹遍了北营。

冀州的几个大将除了关羽,几乎都来了一趟京师,全都在对许泽的行径口诛笔伐。

而曹操也压着火,并未呵斥这些宗亲将军,事情有一种愈演愈烈的迹象。

如此一来,浮想联翩的人也就更多了,那谣言更是喧嚣尘上,各家的门客也都在各处传递消息。

幽州,右北平。

啪!

“好消息啊!”

袁绍合上了密信,满头白发、一脸褶皱的他此刻竟有了几分喜色,亦是红光照人也。

这段时日,好消息频繁送来,当初一直忍让,据守至今,终究是等来了机会。

现在许都大任官吏,新设诸多官职,扩城数倍有余,看来是真正建成新都立足于此。

如此派系就更加复杂。

“曹操这是完全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只想着复大汉之盛况,开始理政分功了。”

“呵呵,北方未定、西凉不臣、益州不归而荆州有异,如此动荡却丝毫不看在眼里,这是何意,诸位可能明白?”

袁绍得意的扫视诸文武,在场的人也明白今日自家主公是一扫病态,重显神采,所以也没有抢话,都只是静静地听。

等了片刻,沮授道:“主公和曹操自小相识,在此处的人,再没有谁比主公更了解他了。”

袁绍嗯声点头,才缓言而说:“我料想,他终究是急了。”

“他年过半百,几近六旬,亦是黄土埋身的时候,如何不急着将大业定论?”

“一生之定论,便是最大的追求,总不能拼杀了一辈子,到头也未能停下来分功吧?”

“现在,就是走到了这一刻,急于求果,便是动摇之时。”

袁绍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忍了几年,终于看见了翻身的机会。

“吾已决议,和西凉、荆州、益州同盟,不奉董贼拥立之朝,另寻传位正统陈留王之脉,驱逐曹贼。”

“此贼,自认汉相,实则位不正也。”

袁绍知道,冀州已传刘协之名,再用衣带诏却也难有名目了,恐怕要追溯到董贼拥立之时。

这件事,袁绍很早之前也干过。

那时不认长安王朝,不奉董贼之政,亦想拥戴刘虞为帝,只不过被拒绝了。

而且,正是因为那次拥立,惹了许多人出走,譬如荀彧、郭嘉、许泽三贤,就是这么走的。

哦,许泽是我自己赶走的,和这事儿没关系。

袁绍心里刺痛了一下,下意识看了一眼东南角,那里没人,居然有点不习惯……

“主公英明,局面如此,唯有共谋大事,方可扭转颓势,在下,愿为诸位畅谈计略,”沮授站了出来,对众人躬身。

此刻这议事堂上,已算一心人士,以往争得凶的,大多都离去了,要么是死,要么是去了许都。

留下的,居然意外的还挺和谐。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