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原之战”到底是没能打起来,因为这一次的战场换了地方。
如高务实所料,真正爆发大战的地方改到了织田信长曾经制霸天下的居城——安土城。
天正四年,也就是万历四年,织田信长命令丹羽长秀开始在近江安土山筑城。在此之前,长筱之战发生,武田家损失惨重,加贺、越前也被平定。至此,领国的道路被整修,看起来正是逐渐开始走向和平安定的时节。因此,修筑一座城,也是很适当的事。
同年二月十三日,信长来到安土,丹羽长秀的工事很符合他的心意,于是他将名物珠光茶碗送给了丹羽长秀。
据传,传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记载,信长亲自在工地指挥建造事宜,召集大家一起筑城工作,还以敲钟来规定上下工时间,指挥巨石的运送。
其中有一块巨大的叫作“蛇石”的名石,信长命令大家用绳子拴上这块石头,用绸缎包裹,装饰上鲜花,派人拿起大鼓、小鼓、笛子,一路吹吹打打,将它顺利运送到了工地。
《信长公记》中记载说:“工地上无论黑夜还是白天,都热热闹闹如同山谷都在抖动。”而弗洛伊斯也记载:“安土城的中心,有一种塔,被他们称为天主,是比我们的塔更气派、更雄伟的建筑。这座塔有七重构造,综合了国内外建筑中最巧妙的结构。
实际上,在天主的内部,到处都有色彩丰富的肖像画,掩蔽了整个墙面。在外部,不同层级涂有不同的颜色。比如说有一层是在日本常见黑色漆涂窗与白墙,它具有绝妙的简约美感。某一层是红色的,另一层是蓝色的,最高层全部漆成金色。和其他的宅邸一样,此塔顶端覆盖着我们所知道的最华美的瓦。这些瓦看上去是蓝色的,前排的瓦片上有圆头。屋顶上悬挂着非常具有气度的,由技巧凝聚而成的雄伟怪异的假面。”
在日式城堡当中,往往会有天守这种构造,但是安土城的天守却被称为“天主”。天守是一座城的标志存在,为数层的高阁。天守以外,有石垣、塀等一圈圈的围起来,还有矢仓之类的防御工事建筑,这样组成一座城堡的基本结构。
后世一些网友以为天守就是“城”,其实天守只是一座城的一部分,只不过因为是标志性建筑,因此往往出现于相关图片上而已。
还有瓦的问题,实际上之前日本对屋瓦的使用并不十分广泛。确切来说,佛寺之类的宗教建筑会用瓦,但是贵族的居所则还是日本传统的方式,以树皮加工以后铺在屋顶。顺带说一句,这种以树皮或者茅草铺屋顶的方式并非日本独有,英格兰传统建筑也有这样的屋顶,这种构造的产生一般与当地气候风土环境有关。
到了日本战国时代,大名的居城渐渐开始推广用瓦,安土城自然也用了瓦。当然,树皮加工以后铺在屋顶在这个时代也依然是常有的。
至于屋顶上那被传教士形容为“雄伟怪异的假面”,其实是一种装饰,叫做鯱。鯱是传说中一种虎头鱼身的凶猛海怪,在日语里也可以表示虎鲸。至于这种建筑方式,看看日本隔海相望的西边大国就知道——来自于中国的“脊兽”。
西方人的描述到底还是缺了点原汁原味,在太田牛一的《信长公记》中,是这样描述安土城的“御幸之间”的:
“此处的御殿,从廊下到御幸之间,屋顶以桧皮铺设。阳光下,金属装饰熠熠生辉。殿中全部以黄金装饰,四壁贴有金箔所,金底上有绘画浮雕,但凡需要使用金属的地方,统统用黄金。地面上雕饰花草纹样,天井是井格式结构。
御殿内从上到下都如此金碧辉煌,如此绚丽耀眼。无论是所想还是言语,都无法形容。榻榻米是备后出产的,青绿色表面,边缘是高丽絹或者云絹。正面二间的深处,竹帘之内更高一阶的位置,有璀璨的金饰作为装饰,周围传来熏香的气味。往东还有数间,全以金箔贴底,绘有各种彩色图案。”
什么叫土豪金呢?这就叫土豪金,是土豪金的完美标本。只能说,织田信长还是过于暴发户了一些,真正的“土豪”反而不喜欢搞得金碧辉煌。比如高务实的日新楼,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各种各样的建筑美学在此处交相辉映,既有中式自然和谐之处,又有西式简洁大方之所,唯独不会搞得一眼望去尽是铜臭。
一般来讲,日式城堡的话,城中的道路为了防止敌人的入侵,尽量会做得弯弯曲曲,简直要弯成回形针。而安土城大手门的道路宽六米,直线约百八十米。另外,预备笼城战用的井户或用以让武者跑来跑去,向敌人扔下石头的军事设备也偏少。
因此可以说,比起军事据点的功能,安土城更倾向于政治功能。譬如,天正十年,也就是万历十年正月,附近诸国的大名、领主以及织田一门的人都来到安土城朝见信长。
不过有的时候,信长也让百姓来参观他的安土城。他会下令将城内都点上灯,大家可以尽情地玩一玩看一看,而且还有礼物可拿。某种程度上来说,信长比较喜欢显摆。
听说织田信长还让画家在屏风上绘画安土城的风貌,将此作为送给梵蒂冈的天主教会作为礼品,可惜这扇堪称珍稀的屏风已经遗失。
有人可能想问,如此珍贵的东西怎么就遗失了呢?因为战争。
万历十年,也就是天正十年的六月,在本能寺之变以后,安土城天主及其周边的本丸等建筑物在山崎合战后不久,就被完全烧毁了,遗失的东西不计其数,也包括这扇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