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心理师 第三百零八章 在人与人之间(2/2)

仅仅是以高中生的角度去敬仰和追随一个老师的脚步,仅仅是跑到大学里坐在最后一排听老师的讲课,仅仅是在论坛上追寻他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出现过的痕迹,又或者只是找到了他的一些笔记碎片,几乎看不懂,却努力想要明白。

反反复复阅读老师的每一封邮件,在困难的时候,痛苦的时候,从收藏夹中取出来,反反复复一个字一个字阅读,想象老师坐在自己对面亲口讲述邮件内容时的样子。

然后就是出于自己心里的执着和别人眼中的任性,放弃法律专业投身身心科的工作中。

仅仅是这样,根本不可能谈得上了解老师是怎么样一个人。

我们真的能通过一个人的文字就了解一个人吗?

当然是不能的吧。

到了3月,大学文学社就会讨论一个每年都会拿出来讨论的话题,《从海子诗文中分析海子自杀的原因》。

这个话题真是经久不衰。

就像一代代人经常引用海子的那句诗: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但是是否能从海子的诗文中找到海子自杀的原因呢?海子死于1989年3月26日,在那之前的两天是诗人25岁生日。

从25岁生日到死亡的这两天里,海子还留下了5段疑似遗书的文字,当时的人们和后来的人们从诗人的遗书中都无法解读出诗人的死亡的原因,从诗中就能找到答案吗?

如果文字就能还原一个人,那么谁会想到海明威这样的作者会在家里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真真是硬汉作家硬汉的终结方式。

他可是在《流动的盛宴里》就生死问题调侃过菲茨杰拉德的,这本书中的海明威多么热爱生活,完全看不出会是一个想要自杀的人。

从文字理解一个人,隔着多少座山?又或者答案早就在字里行间,只是没有办法看见,不仅仅因为每个人一生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更是因为人真的是一直变化着的,也许今天是个坚强乐观的人,昨天还在想着是不是饮弹自尽。

这一点上老师说的很对,人类之间是难以相互理解的,遑论单纯凭借文字。

那么沐春之前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楚思思发现自己根本就不了解。

龚海的身体虽然不算强壮,但是食量却是惊人的好,沐春把菜单交到小海手里的时候就有些后悔了,但是后悔没用,爸爸不能怂不是吗?

“想吃什么点就是了,吃好了回去继续练琴。”

沐春觉得自己真的是和这家火锅店结下了什么不解之缘,才几天功夫又来这里吃牛肉火锅,之前和白露吃的那一顿吃掉了他半个月的伙食费,现在这顿又不知道要多少钱。

只是希望小海真的能像他这位爸爸一点,不要吃什么鹅肠、牛肚、脑花之类的东西才好。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