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来自现代经济学院 第21章:谣言中伤与公关危机(1/2)

“珍珑阁”的成功,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瞬间炸开了锅。那令人咋舌的盈利数字,那络绎不绝的香车宝马,那在贵妇圈中口耳相传的赞誉,无一不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经。

当商业竞争和内部倾轧难以阻挡洛晚晚的脚步时,更卑劣的手段,便悄然登场。

起初,只是些含混不清的闲言碎语,在市井茶馆、后宅仆役间悄然流传。

“听说了吗?永安侯府那位新夫人,娘家是皇商出身,满身的铜臭气,如今更是变本加厉,亲自开店做买卖,真是丢尽了勋贵脸面!”

“何止啊!我听说她为了弄那些海外奇珍,跟那些番邦海商走得极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避讳……”

“啧啧,难怪能把铺子开得那么红火,怕是使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吧?”这些流言,阴毒而模糊,并未指名道姓,却像毒雾般弥漫开来,刻意将洛晚晚的

“商贾出身”与

“行为不端”联系起来,暗示其成功并非依靠才能,而是用了

“不光彩”的手段。渐渐地,流言开始升级,变得具体而恶毒。

“哎,你知不知道?‘珍珑阁’里那些稀奇古怪的海外玩意,都是个年轻英俊的番邦匠人帮她淘弄来的!两人时常在铺子后堂‘商议’到很晚呢……”

“真的假的?不能吧?她可是侯夫人!”

“嗨!有什么不能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她那种出身,懂什么贞洁烈女?听说侯爷忙于公务,冷落了她,她耐不住寂寞也是有的……”

“还有人说,她身边那个得力丫鬟秋云,就是专门帮她牵线搭桥的!”恶意的揣测和龌龊的想象被编织成有模有样的

“故事”,在阴暗的角落里疯传。这些谣言,直指洛晚晚的清白和妇德,意图从根本上摧毁她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根本——名誉。

消息很快通过秋云和几个忠心的仆役传到了澄心苑。秋云气得浑身发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小姐!他们……他们怎么能这么胡说八道!污蔑您的清白!我去撕了他们的嘴!”洛晚晚初闻时,心也是一沉,一股怒火直冲头顶。

这已不是简单的倾轧,而是想要她身败名裂的毒计!但她迅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愤怒和哭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慌什么?”洛晚晚的声音异常平静,她拉住冲动的秋云,

“眼泪和拳头,堵不住悠悠众口。他们就是想看我们自乱阵脚。”她深吸一口气,大脑飞速运转。

这是典型的公关危机,目的就是搞臭她的个人形象,进而否定她的一切作为。

应对此种局面,硬碰硬地辟谣效果甚微,反而可能越描越黑。必须借助更有力的权威声音,以及更高明的策略。

“秋云,你立刻去做几件事。”洛晚晚眼神锐利,条理清晰,

“第一,让咱们的人,只传一句话:‘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侯府门风清正,岂容小人污蔑?’别的无需多言,更不要去与人争辩细节。第二,去查,流言最初是从哪个角落、经由谁的口传出来的,不必声张,记下来报给我。第三,去请容嬷嬷过来,就说我新得了一匹料子,请她来看看花样。”秋云见小姐如此镇定,也渐渐稳下心神,领命而去。

容嬷嬷很快到来。洛晚晚并未直接提及流言,而是与她闲话家常,请教宫中贵人遇到类似

“小人中伤”时会如何处置。容嬷嬷是老人精,岂会听不懂?她沉吟片刻,含蓄道:“夫人,这世上总有些心术不正之人,见不得别人好。遇此事,主子们通常不屑自辩,自有德高望重之人出面主持公道。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但这智者,也需有人引导才是。”洛晚晚心领神会。

次日清晨,她去福鹤堂请安时,神色如常,只是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委屈。

太夫人何等眼力,早已闻听了些风言风语,见她这般模样,便关切问道:“晚晚,我瞧你脸色不大好,可是近来太累了?还是……听到了什么闲话?”洛晚晚轻轻摇头,勉强一笑:“劳祖母挂心,孙媳没事。只是些不相干的闲话,过了便过了。”她越是这样隐忍,太夫人越是心疼和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