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依旧沉着,一面让掌柜拿出所有通关文书据理力争,拖延时间;一面立刻让秋云拿着侯府的名帖,去请与萧煜相熟的一位在户部任职的官员暗中斡旋;同时,她亲自修书一封,简明扼要说明情况,派人火速送往晋王府。
她的策略很清楚:明面上,依法依规配合调查,不留任何把柄;暗地里,动用一切人脉资源,化解这场官方层面的刁难。
果然,晋王妃接到信后,不过半个时辰,便派身边得力的嬷嬷到
“珍珑阁”
“闲逛”,恰巧
“撞见”税课司差役查案,便随口问了句:“哟,这是怎么了?晋王爷前儿还夸这‘珍珑阁’的海外香饼味道正,要买些进宫孝敬太后呢。你们查归查,可仔细些,别把好东西弄坏了。”嬷嬷轻飘飘几句话,点出了
“珍珑阁”的货连宫里的贵人都用着,暗示事情闹大了谁也没好处。税课司的差役也是人精,见风使舵,又见户部那边也有人递话,态度立刻软了下来,草草检查一番,未发现任何违禁品,便悻悻离去。
两场风波,虽然最终都有惊无险地化解,但影响已然造成。
“云裳阁”料子掉色、
“珍珑阁”售卖违禁品的谣言,仍在某些圈子里悄然流传,对店铺声誉造成了不小的损害。
更麻烦的是,经此一事,一些原本合作愉快的供应商开始变得犹豫,送货不如以往及时,价格也有所浮动,显然是受到了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
书房内,灯下,洛晚晚看着秋云汇总来的信息,眉头微蹙。她意识到,这不再是内宅的勾心斗角,而是商业场上**裸的、你死我活的竞争。
对手的手段,也从造谣诽谤,升级到了利用官方力量进行打压。
“小姐,查到了些眉目。”秋云低声道,
“在‘云裳阁’闹事的那妇人,是西城‘锦绣庄’东家的姨太太。而那‘锦绣庄’,背后的东家……与三老太爷家的二爷,往来甚密。税课司那边,虽不好直接查证,但听说带队的那位司吏,是武安伯夫人一个远房表亲提拔上来的。”线索渐渐清晰。
三老太爷一系在府内屡屡受挫后,开始联合外部的商业对手,甚至动用官面上的关系,对侯府产业进行围剿。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搞垮
“云裳阁”和
“珍珑阁”,断了侯府最重要的财路,让洛晚晚的改革无以为继。
“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跟我们斗到底了。”洛晚晚放下纸条,目光冷静。
她并不畏惧竞争,但对手如此不择手段,却不得不防。
“秋云,”她吩咐道,
“从明日起,‘云裳阁’和‘珍珑阁’所有进货渠道、加工环节,再加派可靠人手监督,尤其是入库和上架前,必须经过三道检查。账目每日一结,及时核对。另外,让常安留意田庄和铺子里的人手,看看有没有生面孔或者行为异常者。”
“是,小姐。”
“还有,”洛晚晚沉吟道,
“过几日,以我的名义,给晋王妃、还有几位相熟的夫人府上,送些新到的料子和香薰去,就说是感谢往日关照,请她们品鉴。不必提铺子的事。”她要巩固自己的贵妇圈人脉,这是应对谣言、化解官方压力的重要屏障。
同时,内紧外松,加强自身管理,让对手无处下口。这一次的恶意打压,让洛晚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时代经商,不仅要懂经营,还要懂人心,懂权术,懂博弈。
她面对的,是一个盘根错节、无所不用其极的利益集团。未来的路,注定充满荆棘。
但她的眼神,却愈发坚定。既然避无可避,那便迎头痛击。她倒要看看,是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厉害,还是她带来的新钱之道,更能经得起风雨的考验。
只是,经此一事,她与萧煜之间,那根无形的纽带,似乎又需要更紧密地联结了。
有些风浪,需要他们共同面对。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