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来自现代经济学院 第27章:书房夜话与首次联手(1/2)

夜色深沉,澄心苑的书房内只点了一盏琉璃灯,昏黄的光晕将洛晚晚与萧煜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得很长。

窗棂隔绝了外面的寒气,却隔不断室内凝重的气氛。洛晚晚清晰地叙述完日间

“通源货栈”逼债的经过、自己的初步核查以及那个大胆的

“质押”想法后,便屏息凝神,等待着萧煜的反应。这是她第一次,在面临如此巨大的危机时,主动地、彻底地寻求他的帮助与合作。

萧煜沉默着,指节分明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青玉镇纸,深邃的眼眸在灯影下显得格外幽暗,看不清情绪。

这种沉默,比疾言厉色更让人心悬。洛晚晚甚至能听到自己有些过速的心跳声。

良久,萧煜才缓缓抬起眼,目光如古井寒潭,落在洛晚晚略显苍白的脸上。

“通源货栈……雷老虎……”他低声重复,每个字都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

“此人早年是漕帮出身,后来洗白做了货栈生意,手底下养着一批亡命之徒,专做些放印子钱、替人收脏账的勾当。他背后,站着的是武安伯府。”武安伯!

洛晚晚心中一凛。那是朝中与萧煜政见不合、且素来与三老太爷一家走得极近的勋贵。

线索瞬间清晰了——这绝非简单的债务纠纷,而是政治对手利用经济手段发起的精准打击!

三老太爷在内提供信息和便利,武安伯在外施压,目的就是要趁侯府财政刚刚好转却根基未稳之时,给予致命一击。

“这笔债,”萧煜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洞悉一切的冷意,

“确有其事。应是父亲当年为填补边军粮饷窟窿,通过特殊渠道筹措的款项之一。当时情况紧急,手续难免不清,利息也定得极高。事后,对方一直隐而不发,直至今日。”他顿了顿,看向洛晚晚,

“他们选在此时发难,是算准了府库虚实。”真相浮出水面,却更令人心惊。

这是历史遗留的烂账,被对手当成了杀手锏。

“侯爷,”洛晚晚强迫自己冷静分析,

“眼下局势,我们若断然赖账,对方必会借此大做文章,弹劾侯府失信,甚至攀诬老侯爷当年旧事,于侯爷仕途、侯府声誉皆是大损。若倾尽所有,一次性偿还五万两,则府库瞬间被掏空,我们这近一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各项改革必将停滞,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连锁危机。侯府将真正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她将利弊剖析得清清楚楚。

萧煜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这是一种无声的鼓励,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想法。

洛晚晚深吸一口气,知道关键时刻到了。她将自己的思路和盘托出:“硬碰硬绝非上策。我们需得让他们明白,侯府有还债的诚意,但亦有周旋的底气和手腕。我想……或许可以尝试‘分期偿付’与‘债转股’相结合的方式。”

“分期偿付?债转股?”萧煜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这两个词对他而言十分陌生。

“是,”洛晚晚解释道,尽量用他能理解的方式阐述,

“分期偿付,即不一次性付清五万两,而是与对方协商,将债务分成数期,比如三年或五年,按期支付部分本金和利息。此举可缓解我们眼下的现金流压力,为府中产业赢得喘息和发展的时间。至于‘债转股’……”她稍作停顿,组织语言,

“我们可以提出,将部分债务,折算成侯府某些目前盈利不佳、但前景可期的边缘产业(比如京郊那两处位置偏僻的田庄,或城中一间地段普通的铺面)的未来部分收益权,抵偿给债主。换言之,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债主,也成了这些小产业的东家之一,产业盈利,他们可按份额分红。这将他们的利益,与侯府产业的兴衰部分捆绑,或许能降低他们逼债的急切性。”她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这只是谈判的底牌和策略。最终能否成行,还需侯爷判断对方底线,以及……与武安伯府背后角力的结果。我的作用,是理清账目,准备好谈判的财务方案,确保我们在谈判桌上有据可依。而如何与对方背后之人交涉,如何施加压力,如何把握分寸,则非我所长,需仰赖侯爷。”她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既展现了解决财务困境的奇思妙想(分期、债转股),又明确划定了各自的责任范围(她管账目方案,他管政治周旋),姿态放得极低,充分尊重了萧煜的主导权。

书房内再次陷入寂静。萧煜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洛晚晚脸上,那目光中充满了审视、探究,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这位夫人,再次让他感到了意外。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她没有惊慌失措,没有怨天尤人,反而能在短时间内想到如此……匪夷所思却又似乎可行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