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户们见新总管事亲力亲为,条件优厚,且侯爷夫人全力支持,渐渐打消疑虑,愿意尝试。
与此同时,洛晚晚开始着手收回那些位置佳、却因经营不善而长期亏损的铺面。
这些铺面大多由三老太爷的亲信或与其有利益往来的外人把持,账目混乱,租金低廉,甚至长期拖欠。
洛晚晚的第一个目标,是位于西市、原本经营文房四宝却门可罗雀的
“翰墨斋”。现任掌柜是三老太爷的一个远房侄孙,仗着关系,尸位素餐。
洛晚晚没有直接撕破脸,而是先派秋云扮作顾客,摸清了铺面实际经营情况和周边业态。
然后,她让常安以核查田庄关联账目为名,调阅了与
“翰墨斋”有往来的一些模糊账目,发现了不少问题。准备就绪后,洛晚晚请萧煜出面,以侯府需整合产业为由,正式约谈那位掌柜,提出收回铺面自营。
对方自然不肯,抬出三老太爷,百般推诿,甚至暗示洛晚晚年轻识浅,不懂经营,胡乱插手。
这次,洛晚晚没有客气。她当众出示了铺面近三年惨淡的账本和周边类似铺面的租金水平,清晰算出了侯府的损失。
接着,她又看似无意地提到了账目中几笔与田庄不清不楚的往来款,语气平淡却带着寒意:“李掌柜,这铺子经营如何,你心知肚明。侯府念在旧情,不追究过往,只要伱按时交接,拖欠的租金亦可酌情减免。若真要撕破脸皮,一笔笔账算清楚,只怕……就不止是交还铺子这么简单了。”那李掌柜顿时汗如雨下,他那些猫腻,如何经得起细查?
最终,在洛晚晚恩威并施和萧煜的冷眼注视下,他只得灰溜溜地交出了铺面钥匙和账本。
收回铺面只是第一步,如何经营才是关键。洛晚晚没有贸然行动,她结合
“珍珑阁”的成功经验,决定将
“翰墨斋”改造为一家高端定制的
“清赏斋”,不仅经营文房雅玩,更拓展至古董鉴赏、名家字画定制、茶道香道用品等,瞄准士绅雅客圈子。
掌柜人选,她没有从侯府旧人中挑选,而是通过容嬷嬷的关系,聘请了一位因主家败落而流落市井、却精通此道的老掌柜,并派了机灵可靠的伙计跟随学习。
整合的过程充满艰辛。旧管事们的小动作从未停止,或暗中破坏新作物,或散布流言诋毁新铺,甚至有人想贿赂常安和新聘的掌柜。
但洛晚晚意志坚定,萧煜在背后强力支撑,加上常安等人的兢兢业业,改革的车轮终究是碾过荆棘,缓缓向前。
数月之后,成效初显。试种了药材和花卉的田庄,虽规模尚小,但长势良好,预计收成将远高于往年种粮;
“清赏斋”经过重新装修和宣传,以其独特的品味和专业的服务,渐渐在文人雅士中有了口碑,开始实现盈利。
这一日,洛晚晚看着常安送来的最新田庄账目和
“清赏斋”的营收报告,虽然数字依旧不算庞大,但那代表赤字的红色正在一点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生机的黑色盈余。
她站在澄心苑的窗前,望着庭院中经霜愈艳的秋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这不仅仅是对财富的创造,更是对一种陈旧、僵化体系的挑战和革新。
她用自己的方式,在这古老的侯府深处,点燃了星星之火。她知道,前方的路依然漫长,三老太爷的势力绝不会轻易罢休,更大的风浪或许还在后头。
但此刻,看着手中这份沉甸甸的成果,她更加确信,自己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
整合,才刚刚开始。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