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妃重生我凭医术搅翻京 第171章 百心合剂破归元(1/2)

朝阳如刃,刺破晨雾,洒在东市擂台之上。

九足药鼎在金光中静默矗立,炉口缠绕的九道锁链仿佛活了过来,随着风声低吟,宛如龙啸。

白九卿立于高台,目光如刀,直指云知夏。

“两个时辰,炼‘归元丹’雏形——以活人试效。”他一字一顿,声音如钟鸣深谷,“你若不敢接,便跪下认输,从此永不得染指药道!”

台下百姓屏息凝神,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游移。

有人颤抖着握紧拳头,有人悄悄后退——他们已嗅到血腥的气息。

下一瞬,寒光乍现。

白九卿手中短刃一划,九名药鼎奴手腕齐齐绽开血口,鲜血顺着特制导槽流入青铜药炉。

血滴坠入炉心,竟激起一簇幽紫火焰,噼啪作响,腾空而起。

他口中低诵古咒,音调诡异,似从地底传来。

火焰随之跃动,如蛇般缠绕炉身血纹,渐渐勾勒出一幅古老的图腾。

紫焰翻涌中,药炉内传来细微的“噼啪”声,一颗丹丸轮廓初现,泛着妖异紫光,仿佛有生命般微微搏动。

“神火降世!药神显灵!”一名老者突然扑通跪地,额头磕在青石板上,声音嘶哑,“我等有眼无珠,竟不信药嗣会真能通天彻地!”

人群骚动,不少人随之跪倒,口中喃喃祈祷。

连太医院几位医士都脸色发白,下意识后退半步。

唯有云知夏,依旧站在原地,一袭素白衣裙在风中轻扬,眉眼冷峻如霜。

她没有取血,没有念咒,更没有点燃任何诡异火焰。

只是缓缓抬手,从袖中取出百枚微型药囊——每一枚不过指甲盖大小,却封存着不同药材的精细粉末。

那是她数月来,亲自指导残烛堂弟子所制的“基础药基”,按体质、反应、耐受度分类标注,早已备妥。

她目光扫过台下百名残烛堂弟子——他们闭目静立,掌心贴地,神情肃穆,如根根深扎大地的药草。

小药笛站在最前,骨笛轻抵唇边,指尖微颤,却坚定如铁。

云知夏轻轻点头。

笛音起。

不是悲鸣,不是战歌,而是一段极细微、极规律的震荡频率,如心跳,如脉搏,如大地深处传来的共鸣。

刹那间,百名弟子齐齐将掌心覆于药囊之上。

云知夏闭目,指尖微动,体内“药感”如蛛网般蔓延而出——不是靠灵力,不是靠神术,而是她前世千百次实验、试药、记录所形成的神经级条件反射。

她的感知顺着地面、通过残烛堂弟子的掌心神经末梢,延伸至每一具身体对药粉的细微反应:心跳变化、体温波动、经络微震……

她“看见”了。

她看见某位弟子心口微闷,是当归过量;另一人指尖发麻,是川乌未去毒;第三人呼吸略促,是黄芪激发了潜藏肺疾……

她不动声色,心念如电,在脑海中飞速调整配比。

随即,她以心音为令,一道极细微的药感脉冲释放而出。

百人几乎同时动作——开囊、倾粉、合掌、扬手。

细密如雾的药粉腾空而起,在晨光中交织成一片流动的光尘,仿佛百溪归流,缓缓汇入中央铜鼎。

没有血,没有咒,没有神火。

只有千百次试错换来的精准,只有万人同心的信念。

白九卿瞳孔骤缩,死死盯着那团缓缓旋转的药雾,声音陡然尖利:“凡夫俗子,也敢妄称‘共感炼药’?此乃亵渎!药道至圣,岂容尔等蝼蚁以音律戏弄?!”

他猛然咬破舌尖,一口精血喷入炉火。

“轰——!”

紫焰冲天而起,几乎将半边天空染成暗红。

药炉剧烈震颤,那颗紫光丹丸骤然膨胀,表面浮现出诡异的人脸纹路,仿佛有无数冤魂在其中哀嚎。

九名药鼎奴齐声嘶吼,双眼翻白,继而泛起血丝,如被附体。

而云知夏的铜鼎,却在无声中升腾起一缕淡淡金雾。

雾气不散,凝成一线,直冲云霄。

药香清冽,带着雪莲与松针的气息,沁人心脾,竟让台下几名久咳不止的老者不自觉深吸一口气,咳嗽竟缓了几分。

她缓步上前,从怀中取出一支玉瓶,轻轻滴入三滴“冰心莲露”。

丹液瞬间澄澈如泉,无丝毫浊气翻涌,反而在鼎心形成一道微小的漩涡,似有生命般缓缓流转。

她抬眸,声音清冷如雪落深谷:

“你的药,靠血祭,靠神咒,靠恐惧与愚昧。”

“我的药,不靠人血,不靠神谕,靠的是千百次试药、记录、修正——这才是医道。”

风骤停。

紫焰与金雾对峙于天光之下,仿佛两种信仰的碰撞,无声,却震耳欲聋。

白九卿死死盯着那缕金雾,嘴角抽搐,忽然低笑,继而放声大笑,笑声癫狂如夜枭。

“好!好一个医道!”他抹去嘴角血迹,眼中竟泛起病态的狂热,“那你可敢——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