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攥紧兵符,翻身上马:“走。“
禁军统领涨红了脸,抽出佩刀:“萧临渊,你敢抗旨——“
“抗旨?“萧临渊转身,玄甲上的雨水顺着甲片往下淌,“你说,是圣旨重要,还是三百二十七条命重要?“他的声音像淬了冰的刀,“你若真想拦,不妨试试。“
玄甲军同时抽出佩刀,刀光映着雨水,在山道上划出一片寒芒。
禁军统领的刀“当啷“落地,退了两步:“让......让开。“
药队重新启程时,雨已经停了。
小阿圆趴在云知夏肩头,望着身后渐渐缩小的玄甲军,小声道:“主子,王爷的眼睛好亮,像......像雪夜里的狼。“
云知夏摸了摸她的头,没说话。
她望着前方被雨洗得清亮的天空,心里有团火在烧——那是五年前北疆的火,是原主咽气前的火,是裴元衡以为能永远压在雪下的火。
七日后,药队抵达北疆雪谷。
山脚下的村子还裹在雪里,却有炊烟从十几户人家的烟囱里冒出来。
云知夏刚下马,一个白发老者就跪在她脚边,老树皮似的手攥着她的裤脚:“五年了......我们以为朝廷忘了我们。“他抬起头,脸上的皱纹里全是泪,“五年前那场火,烧了药仓,烧了大夫,烧了我孙子......“
云知夏蹲下身,将雪心丹塞进他颤抖的手里:“没忘。“她的声音轻得像落在雪上的羽毛,“以后也不会忘。“
发药时,她瞥见墙角一片焦土,黑黢黢的,和周围的白雪格格不入。“这是五年前焚村处?“她问旁边的村民。
村民点头,眼里的恨意几乎要烧穿雪幕:“那晚来了队穿官服的人,说药仓染了疫,要烧。
我们拦,他们就......“他喉结动了动,“就把我们捆在树上,看着火一点点烧过来。“
云知夏摸出随身带的石碑,碑上“医者无界,命无贵贱“八个字是她亲手刻的。“立在这里。“她对护卫说。
小阿圆捧着土过来填碑基,指尖被冻得通红。
她蹲在地上,把土块拍实,眼泪啪嗒啪嗒掉在雪里:“主子,这碑......好重。“
“因为它要镇住所有被烧的、被埋的、被忘的。“云知夏亲手扶住石碑,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要让后世的人知道,这里有过八百条命,不该被一把火烧了账本就没了。“
当夜,云知夏坐在雪地里,望着月光下的石碑。
楚昭南的血书残片在她手里,字迹已经模糊,却还能辨出“户部采办““霜髓“几个字。
她摸出随身携带的药铲,在碑底土中轻轻一挖——半块烧焦的布帛露了出来,上面的绣纹虽然褪了色,却能看出“户部采办“四个篆字。
她的指尖微微发抖。
五年前的画面突然涌上来:火舌舔着药仓的梁木,穿官服的人举着火把,有人喊“烧干净,别留痕迹“,婴儿的哭声被火势吞没......
云知夏将布帛封进玉匣,系在腰间。
她站起身,雪粒顺着衣领滑进去,凉得刺骨。“回京。“她对守夜的护卫说。
同一时刻,京城裴府密室。
裴元衡捏着密报,烛火在他眼底跳成两簇鬼火。
他抽出腰间短刃,刃上“霜髓终章“四个字泛着冷光。“既然你非要回来......“他用指腹抹过刀刃,血珠渗出来,滴在密报上,“那便让这场火,烧得更旺些。“
归途的风雪比来时更猛。
云知夏裹紧斗篷,望着前方被雪雾笼罩的山道。
她知道,等她回到京城,等待她的不仅是裴元衡的反扑,还有那九重宫阙里,一场更大的局正在铺开。
但没关系。
她摸了摸腰间的玉匣,那里装着五年前的真相,装着八百条命的呐喊。
这把火,该烧到裴家了。
而此时的京城,慈宁宫的琉璃瓦上落了层薄雪。
几个太医缩着脖子站在廊下,望着紧闭的宫门交头接耳。
有人低声道:“听说云王妃要回来了......“话音未落,宫门前的铜鹤香炉里,一柱香“啪“的一声烧断,火星子溅在雪地上,转瞬熄灭。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