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妃重生我凭医术搅翻京 第77章 药是活的,人不能死(2/2)

云知夏伸手接过学徒递来的玻璃导管,管中液体泛着淡红:“血清,取自痊愈者的血。“她当众刺破自己的指尖,将血滴进导管摇匀,“我昨日给三个患者用过,今日已有两人能喝稀粥了。“

老医工瞪圆了眼:“血......血能治病?“

“能。“云知夏转身走向人群,那里有个咳血的孩童正被母亲抱着,“这位妹妹,我给你治,可好?“

孩童母亲浑身发抖,却还是把孩子递了过来。

云知夏将导管扎进孩子手臂,淡红液体缓缓注入。

三刻后,孩子的咳嗽声渐轻,原本发紫的唇色泛起淡粉。

“娘!“孩子突然喊了一声,虽然声音嘶哑,却让围观人群炸开了锅。

有老妇“扑通“跪在石阶下:“王妃,让我孙子来学药吧!

他认字,手也巧!“

“学可以,但得守规矩。“云知夏望着人群里亮起的眼睛,“实证院的规矩只有一条——凡用药,必记病状、药量、反应。“

当夜,云知夏在草庐批改学徒的笔记时,窗外传来细碎的叩门声。

赵典簿抱着个铁匣站在月光里,他的官服皱得像咸菜干,眼眶青黑:“王妃,我爹临终前让我交给您的。“

铁匣里的手稿残页散着霉味,墨迹斑驳处赫然写着:“清瘟汤性温——据薛太医梦中神人授方,未验。“云知夏的指尖抚过“未验“二字,那里有块褐色的痕迹,像是血渍。

“当年共十三人编《太医典》,九人病亡,四人升迁。“赵典簿的声音发涩,“我爹是病亡者之一,他说要试药性,被骂作亵渎祖制......后来他喝了自己配的药,七窍流血......“

云知夏将残页铺在案上,用火漆仔细封存。

她提笔在《新药典》首页写下第一条院规,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凡用药,必录三证:病状、药量、反应。“

第三日,实证院的竹棚下支起五张木床。

五个染疫的患者躺在上面,陈小栓攥着笔的手直抖:“王妃,这......这要记不好......“

“你写的不是字,是活路。“云知夏按住他的手腕,“低剂量组用两钱血清,中剂量三钱,高剂量五钱。

记清每个人的反应。“

三日后,实验结果摊在众人面前:低剂量组退热缓慢,高剂量组反现寒战。

云知夏用炭笔在木板上画出曲线,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看这里。“她指着曲线的最高点,“三钱是最佳剂量,多一分伤正,少一分无力。“有个卖菜的老汉挠着头笑:“敢情这药,也得讲个'度'啊!“

当夜,实证院灯火通明。

百名学徒伏在案上抄录《药理记录册》,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云知夏站在窗前,望着城南方向突然闪过的火光——又一处民间药棚被焚了。

她摸出一枚新制的铜牌,上面刻着“药理实证院“五个字。

陈小栓捧着药箱跑过来时,她将铜牌塞进他手里:“明日带二十个学徒去城南,搭棚施药。

牌子挂高点,就说不收诊金。“

“是!“陈小栓的眼睛亮得像星子。

北境的雪下得更急了。

黑甲骑兵裹着狐裘撕开密档残卷,为首者的声音被风雪吞了大半:“霜髓三号,可引燃药性......“他抬头望向南方,嘴角扯出冷笑,“等那实证院的药棚也烧了,看她拿什么传火。“

云知夏不知道北境的风雪里藏着什么。

她只看见,实证院的学徒们举着传火灯从她窗前走过,灯油在瓷盏里晃出细碎的光。

而城南的火光,正像一颗未被踩灭的火星,在暗夜里明明灭灭。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