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死人王朝 第163章 东征残师——始(1/2)

夜色渐深,宿营地燃起的篝火,是这片死寂黑暗中唯一的暖光。

辽东军民挣扎求活,偏远山民尚得安居。

但深陷高丽的朝廷大军,故事其实也仍未结束。

......

早早陷于高丽的朝廷大军,其主力大军自然是早已不复存在。

这是不得已的事实。

后营覆没,后路被断。

主帅刘安暂设于平壤府的西路军后勤转运营盘,根本没办法把后方囤积的粮草成功送至汉城。

绝了补给,后援。

纵使一军主帅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再辖制众军。

随后,刘安所率之西路主力,仅少数残兵得以突围幸存。

并一路自汉城溃回平安道治所......平壤府。

西路军之所以未曾死守汉城,只因当他们察觉真相时,已为时过晚。

尸疫,早已在城中百姓间悄无声息地泛滥开来,将坚城化作了内外交困的死亡囚笼。

刘安本人,不久后殁于城中大乱。

西路主力两万余人,主力大半皆殒于汉城内外尸围交困。

内外尸困,又丢了主帅,突围成了这些残兵败将的唯一生路。

......

而与之不同的是,东路军彼时尚且安在。

东路军本为偏师,总兵力不过四五千人,堪堪一营人马。

自跨江以来,东路军借道高丽东部宁安道,沿山脉丘陵,直插京畿道东侧之江原道。

目标直指江原道治所,江陵府。

原定布置,东路偏师要与主帅刘安所率西路军主力,东西互为呼应,齐头并进。

西路军取汉城,东路军取江陵府。

最终南下合师于高丽最南端之全罗道,彻底扫除倭兵。

同时,偏师还要为西路主力牵制可能会存在的倭人主力。

东路军南下所行,环境艰险,丘陵山脉俱多。

若无高丽使者引路,朝廷军队根本不可能由此而下。

东路军前后与小股倭人交战十数次。

等到东路军总兵收到刘安费尽心思传来的预警消息,已经事实上成了主帅刘安的绝笔信。

......

数月之前。

“报——!”

东路偏师大营,一名斥候亲兵跌跌撞撞地闯入。

他手中高举着几封书信。

“总兵大人,在前方山谷猎获信鸽数只!”

“......全都绑有西路军的急信!”

彼时彼刻,东路偏师,距离江陵府,尚有百里。

盖因山地难行,进度慢于西路主力,也属正常。

偏师总兵,是辽东边军之中......并不起眼,素来算不得核心人物的,孙邵良。

毕竟,东路军任务杂,功劳小。

此中只有苦功,恐怕是捞不到什么战果。

但凡有点儿能力的辽东武官,都不会情愿被发配到东路偏师。

收到主帅信件,总兵孙邵良只得急忙召集麾下营兵校尉及屯将招来议事。

......

总兵官孙邵良手底下,无号校尉与屯将之类的将官,加起来也有不少。

为首的,是四名无具体封号的营中校尉,此为千人将。

其后则是十数名屯将,乃营兵中五百人之将。

与西路军初时的困境不同。

东路军补给路径走的是另一条路线。

过鸭绿江......自宁安道咸兴府,向南中转。

所以,东路后勤补给,眼下尚未断绝。

尸疫传播,在东部山区丘陵,比之西侧平原总归是要慢上许多。

东路军所杀之倭人,也尚且俱是逃亡的活人。

不过......这些小部倭人,其实皆已迷失于此中复杂山野。

就算东路军不来,他们恐怕也很难走出这高丽东部的连绵山陵。

信件所言,太过骇人听闻。

故此,孙邵良在召集了营中将官之后,便急于开门见山。

“诸位,本官今日收到西路刘帅急信!”

这几封信件,内容皆一模一样。

其实,所有东路偏师现下可能推进到的高丽重镇,刘安都曾令人飞鸽而去。

直至他最后......意外身死。

如此时局,刘安也只能广撒网多捞鱼,尽力把手中的讯息转告给东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