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大顺都城洛阳。
太极殿内,香炉里升腾的青烟几近凝滞。
“司空大人所言,恕在下不敢苟同!”
落针可闻的死寂中,这一声高亢的反驳,如平地惊雷,炸响在每一个人的耳畔。
殿中百官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殿列中一名身着青色官袍的年轻御史身上。
他身形挺得笔直,脖颈青筋毕露,一张脸因过度激动而涨成了猪肝色。
“哦?”
立于百官最前列的大司马赵权,身上宽大的朱红官袍随着他慢悠悠的转身而拂动。
他浑浊的老眼微微抬起,扫了过去。
“原来是魏御史,”他苍老的声音里听不出喜怒,“不知你有何高见?”
魏御史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激愤,躬身一礼,“赵大人,廷议迁都之事,下官绝不敢苟同。”
他挺直腰杆,声音愈发洪亮,字字句句都清晰地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虽然,扬、徐两州大片失陷,青、豫、荆、幽及交趾五州告急都是事实!”
“但......”
他话锋一转,声调拔高,“我朝尚有兖、冀、凉、并、益、雍六州节制兵马,司隶要地更是仍在掌握!”
“洛阳八关天险,固若金汤!尔等张口闭口便是迁都益州,是要将这大好河山,拱手让与那些怪物,放任天下分崩离析吗?!”
洛阳八关的险要,更是名不虚传。
天然的地理形势,扼守司隶洛阳各处交通要道,即使有千尸万潮,除非它们填平了山坳,跨越了奔腾的黄河,否则绝难逾越此般雄关险要。
“呵——!”,一声干涩的嗤笑,从大司马赵权口中传出。
魏御史面色一滞,怒火与不解交织,“赵大人有何见教?!”
“若是太平时节,老夫倒不介意与你这后生晚辈辩上三天三夜……”
“可惜现在......”,说着摇了摇头,赵权懒得再看他,摇着头从袖袍中掏出一份染着血渍的军情奏报,在手中拍了拍,彻底将这七品御史当成了空气。
在这位老臣眼中,只剩下一张口舌之利的七品御史,与跳梁小丑无异。
“你——!”
魏御史气得发抖,正要再言。
大司马赵权却完全不给他继续发声的机会。
“陛下,臣有本奏!”,赵权高举奏报,向金銮殿上的御座躬身。
龙椅之上,早已听腻了臣子们日复一日争吵的女帝刘令仪,这才抬起手,清冷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爱卿准奏。”
“微臣手中的,是斥候冒死深入南方,带回的最新奏报。”
只有天晓得,为了这薄薄一页纸,斥候营中那些最精锐的夜不收,又填进去了多少条人命,此刻无人关心。
“哦?!”
“赵卿,快快讲来!”
女帝身体微微前倾,殿中所有大臣都伸长了脖子,竖起了耳朵。
他们之中,不少人的家眷亲族,至今仍陷于江南,生死未卜。
早早便把这本折子翻烂了的大司马赵权,他现在闭着眼都能把上面的糟心事给背出来。
“陛下,长江防线……破了。”
“多地尚未来得及封江锁道,据长江而守的防线便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