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死人王朝 第370章 治民用巧,烧陶取石(2/2)

“我已经令匠人们尽快修缮重启,匠作司及兵仗司等署衙内的火炉。”

“等他们熟悉之后,这些石弹,最终都会被成批烧制的陶弹所取代。”

辽东大地,在体量上而论,其实是不缺煤炭的。

没什么,能比自给自足的规模化生产,更让人安心。

陶弹的供应,将远比靠运气搜捡石头稳定长久。

至于燃料消耗,李煜心中早有计较。

抚远卫城内,各府各库本就长期积蓄有一定的炭石储备。

当人口急剧减少后,这部分应急储备如今显得格外充裕。

更何况,衙前坊的富商们,在高庆开诚布公之后,纷纷在李煜面前被迫露了些家底。

他们在城中各处铺面、私宅里囤积的石炭,总量恐怕会是一个惊人的数目。

原本计划供应全县至少四五千人过冬购置的储备量,能让李煜省却许多麻烦。

李煜收回目光,思忖片刻,还是补充了一句。

“张大人。”

“如此......你传信与赵班头,让他派人封了那些枯井。”

“每日多去巡查,禁绝有人坠井取石。”

下井取石,听着简单,实则动静不小。

没有四五个人合力,单是想把井下的人拉上来都极为困难。

只要城内有这么多汉子私自聚集,城中的差役不可能察觉不到。

百姓之间的保甲连坐,也不是摆设。

这座抚远卫城里,一道命令下发过后,就会有无数双眼睛在替他盯着。

‘聚众作乱’一词,意味着在律法中,‘聚众’这件事本身,就是罪。

由差役出面,禁绝此事,不难。

李煜转身,朝附近随侍的亲卫招手。

“传令李顺,车队用过早食之后,即刻出发西行。”

东迁西还的路线,在未来一个月内,都将成为常态。

直到两座屯堡的军民,尽数迁入卫城。

有了这第一波的成功典例,后续迁民也会越来越顺利。

“遵命,家主!”亲卫甲士领命,小跑离去。

李煜也迈开步子,缓缓走下土坡,向城门内行去。

一刻钟后。

抚远卫城西城门大开,嘈杂的马蹄声、车轮声再次响起。

此行西去,车队的规模明显扩大。

马车数量更多,都是从卫城各府,各司署衙门里拉出来的。

眼下真正限制车队规模的,是挽马牲口的数量,以及能够随行护卫的兵士数量。

车队铺开太长,仅靠百余步卒,首尾难以兼顾。

最终,车队的规模定在了三十架左右。

领队的人选,发生了些许变动。

沙岭堡的李松留了下来。

车队从原本的双领队,变成了李顺一人独领。

至于他留下的原因,也很直白明了。

沙岭李氏仅剩的核心人物,一为李铭,二为李云舒。

前者坐镇沙岭堡,不可能太早动身。

后者已经身在抚远卫城。

因此,迁民车队的安危,在李松眼中,自然不是最高优先级。

留在城中,护卫小姐的周全,才是他的头等大事。

这背后,是李铭的意思。

族叔李铭的布置很清晰,只在沙岭堡和抚远卫城这两个点上留驻人手。

至于连接两点、象征着救命之恩的东迁沿途,则完全放手,尽数交由李煜麾下的亲卫主持。

对于族叔这隐晦的让权与示好,李煜心领了。

这是族叔在让路之余,还助他铺路,李煜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