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死人王朝 第342章 损一命,而安众心,何乐不为?(2/2)

“客官,爷,记得常来坐啊!”

有钱您早说啊!

有这些钱,就算是官差来了,破财免灾都还有得赚,怕个甚!

从始至终,街面上巡逻的捕快、卫兵,都没有往这家小小的茶馆多看一眼。

如这般类似的一幕,并非只在洛阳城这一处茶馆上演。

茶馆、酒楼、青馆......

类似的故事,不同的腔调,从各种各样的人口中相传而出......

他们的扮相有粗衫苦力、有华服少年、也有锦缎富商。

有道是三人成虎。

在官府放纵之下,甚至用不了一天功夫,至少半个洛阳城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么档子新鲜事儿。

至于那被扰乱漕运,即将处死的所谓三品贪官。

他姓甚名谁?无人知晓。

官居何职?无人知晓。

是何长相?亦无人知晓。

这个人是否真的存在过?更无人知晓。

人们只知道,转过天来,在市口确实是斩了一个身穿华服的男人。

只是为了公卿体面,那人身着锦衣,头上被罩了蒙布,遮盖了容貌。

被砍下来的脑袋,也当场被监斩官法外开恩,赏还了其‘家眷’,全其体面,入土为安。

只是死了一个不知身份的人,便让百万人口的洛京,民意为之靖平。

值啊!太值了!

......

直到那支规模浩大的朝廷车队缓缓驶出洛阳城门,去行那所谓的秋狩之时,沿街的百姓也只顾着伸长脖子看个热闹。

他们满心都是即将成熟的麦穗,根本顾不得那官道上越行越远的天子銮驾,和随侍百官。

车轮滚滚,刘令仪坐在御驾内,有些心不在焉。

她掀开了门帘的一角,目光定定地回望着那座在视野中逐渐缩小的,雄伟壮阔的洛阳京都。

洛川,大顺龙兴之地也。

顺朝定都洛京二百余载,历代先帝,从未有过迁徙之念。

身为嫡出的长公主,她曾以为,只有远嫁和亲那一日,自己才会离开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繁华故土。

后来,当她被母后与大司马赵权等人拥立继位,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

这位顺朝建国以来的第二位女帝,更不曾想过,她有朝一日会主动离开这天下统治之中枢。

一股莫名的惆怅在心底盘旋,却不足与外人道也。

此刻,洛京的安危,系于帝师太傅霍文一身。

他是先帝麾下的左膀右臂,也是辅佐刘令仪接手政务的参赞之师。

霍文,实质上便是今朝有实无名的丞相。

许多奏折都是经由霍文的批改筛选,才最终呈递给了女帝刘令仪。

自女帝以幼龄继位。

军务,由大司马赵权参赞机议。

政务,便是由这位太傅霍文参赞进言。

内廷,则有太后赵娥为独女震慑内宦。

有这么个铁三角襄助,刘令仪继位后,过的无疑是比较轻松的。

当然,眼下境况,也只有三朝老臣霍文的名望,才配坐镇稳固洛京民心,更是兼顾治民之能。

这是为了让洛京百姓相信......朝廷并未真的放弃这片大顺的龙兴之地。

京都守备,则是由霍文之弟,已故三品骁骑将军霍武之子,现领四品护军将军霍绥远兼领。

洛京军政加于霍氏一家一姓,足可见圣意恩宠。

对于忠义敢死之士,刘令仪此刻除了无所顾忌的孤注一掷,其实也没别的路可走。

刘令仪有些不舍,但更多的还是忐忑。

她只盼,这位一向秉节刚直的霍师,能如悬河公刘世理那般,谨守人臣忠贞之志。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