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真遇到些不得已的急事,也根本来不及及时入坊躲避。
至于为何是北门和东门,道理也很简单。
南坊北门往衙前坊,再向东......若县衙及东市探索不利。
李煜所率兵卒便需原路退回,经南坊北门归。
东门则是备不时之需。
万一北城群尸南游,致使归途不畅。
那他们也可经东市,自卫城北门绕入,卫城西门绕出,再经南坊东门归,也是一条退路。
李胜领了命,低头想了想,还是开口向家主多叨扰了几句。
“同领此二门,卑职分身乏术,需一可靠副手相助。”
“家主,您看......”
李胜带着些嬉闹的讨好笑容,希望家主能同意他的请求。
“允了。”李煜大手一挥,便应了下来。
合理的诉求,只要能办好事,自然没有不允的道理。
“你想要谁?”李煜问道。
“泽弟!”李胜想也不想,脱口而出。
他要的副手,自然得是资历比他浅、能老实听话的后辈。
可惜,因着年龄缘故,李煜麾下现役的家丁亲卫,比李胜年岁小的,还真没几个。
这年月,许多职业都讲究个父死子继,家丁也一样。
有些亲卫尽管有了子嗣,但这不代表他的半大孩子也会立刻投到家主帐下听命。
父子同伍,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一直以来都是个忌讳。
唯恐一场大败,便致父子皆亡,香火断绝。
所以,李煜帐下的亲兵,也讲究一个父退子继,父死子继。
如今李煜府内,最年轻的继位家丁,就是李泽。
李煜点头,“可。”
“待李泽归队,你自去寻他,把我的意思交代清楚。”
“你二人分守两门,由你调度。”
“喏!”李胜禀礼告退,欢天喜地的去点校分给他的留守什伍兵卒去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武官亲卫和军户队率,二者之间的关系,颇有些微妙。
有关系好的,也有互相不对付的,都是人之常情。
李煜却心知李胜属于年轻气傲,单纯有些看不上半耕半兵的这些屯卒。
不过这种现象,也确实很常见就是了。
顺军的序列中,确实存在一条无形的鄙视链。
其中,屯卒乃倒数第二等。
最低等,是犯罪服役发配的戍卒。
而李胜这样的武官亲卫,待遇上对标的却是正数第二等的营卒,甚至更高。
至于第一等,便是洛都禁军,这一点无可争议。
所以,为了避免犯忌讳,武官们的亲卫才只能对标营卒。
其实同样武备下,出自繁华关东洛京,那配以豪奢武备的锐卒,和边地杀人不眨眼的武人。
也就是禁军和武官亲卫谁更厉害?那都是因人而异的,却是没什么定论可言。
站在鄙视链的最顶端来看待,李胜的这种想法,也就见怪不怪了。
......
等了约莫一刻钟,李煜见派出去的兵卒也都聚拢了回来,便不再停留。
“走,除留守者,余下皆随本官入衙前坊。”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