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
李煜咀嚼这两个字眼,一时也没反应过来。
但紧接着,他端着水杯的手指微微一顿。
‘嘶——’
他不可抑止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长山,可是在西边百余里开外。
为了确认,李煜还是多问了一句。
“不知道长所言的长山观,可是辽河左近山岭上的那座?”
“正是。”
老道士坦然道。
“大人请看,这是贫道度牒。”
道士这般身份来历,也着实没什么可隐藏的。
单是他身上的官文度牒,早就把这些写的一清二楚。
李煜接过一看,果然。
此道人度牒,挂靠于靖远卫长山观。
李煜先前所言辽河左近,便是这靖远卫所辖。
山岭名曰长山,其上有朝廷置观,便是长山观。
山脚下,便是那靖远县。
靖远卫主责和李煜所属的高石卫一般,皆不设卫城,仅依屯堡而守,毗邻边墙,为御边第二道防线。
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其千户驻地在靖远县城的校场大营,比之高石卫更算是肥差。
不过这都是过去的老黄历,不重要了。
可一个巨大的疑问随之而来,盘踞在李煜心头。
自靖远卫,过高石卫,再抵现在的抚远卫.......距离长山那般偏远的地界。
一路向东而来?
如今尸患遍地,人人西迁南逃,他为何要逆流而行?
他该是往南逃才对!
李煜心中所想,口中直白相问。
“那敢问道长,何故行至此地?”
“若为尸患所虑,该往南,转道择机投沈阳府才是。”
当然,前提是城高墙深的沈阳府还未沦陷。
不过这种事,李煜如今也不得而知了。
老道士摇头,只三两句便解释了缘由。
“老道非逃,乃求道也。”
“求道?”
李煜愈发不解。
本想继续问下去,可李煜哑然的是,在探究其目的之前,自己甚至还不知其名号。
此时再要度牒细看,未免就落了下乘。
他干脆顺势坦荡相问,“恕本官唐突,那......敢问道长名号?”
老道长答曰,“贫道......真一......”
李煜暗自点头,凭此道号便可知,其人出自全真第六代弟子,资历颇高了。
“可是取‘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中之‘真’字?”
老道长颔首,“善。然,亦非尽然。”
“取真,还一。示吾求道之心,愈坚而已。”
还不等李煜出言附和,夸赞其人功高望厚。
老道长却缓缓说出其未尽之言,“不过如今......贫道自取一号行走,为‘了道’。”
李煜相问,“道长此号何解?”
真一道人......不,该唤作了道真人更为恰当。
其人亦答曰。
“贫道心中起欲,只盼了此道业,想去求个结果。”
如此说来,过去的真一是为了过程,如今的了道是为了结果。
此道人所自号,明摆着是弃修求果。
这或许,就是他要东行的缘故。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