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死人王朝 第164章 东征残师——归(1/2)

一名性急的屯将按捺不住,抱拳躬身,嗓音都带着几分焦躁。

“大人,您拿个主意吧!”

这一声,打破了帐内死寂。

武官们争议归争议,可现场唯一能拿主意的。

自然是东路军主将,总兵孙邵良。

至于监军,勉强算是半个。

角落里,那位始终闭目养神的监军,则像是入定的老僧,与帐内凝重的气氛格格不入。

文武不和,内外对立。

这基本就是大顺王朝的惯例。

所谓内外,就是内廷宦官,和外廷文武的不和。

阉人监军,天子家奴,名为监察,实为爪牙。

他们与外廷文武,从来都不是一路人。

天下的钱粮就那么多,内廷多刮一分,外廷便少一分,早已是水火不容。

这就造成了对立。

而历代大顺皇帝,也乐得如此。

内外制衡,方为帝王心术。

若真是内廷外廷团结一心,文武官吏和睦相处。

皇位上的人,屁股哪还能坐得安稳?

......

孙邵良沉思,一言不发。

手指,在桌盘上缓缓敲击,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帐内烛火摇曳,将他脸上的阴晴不定照得格外分明。

许久,许久。

他霍然起身,双掌重重拍在案上,发出一声巨响!

“本官决意,遵令撤军!”

作为辽东总兵中的边缘人物,孙邵良深知自己根基浅薄,行事只能如履薄冰。

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孙邵良心中有自己的计较。

抗命的风险实在太大!

只要,自己手中留着主帅刘安的这封亲笔信。

留着他这上面的两枚印记。

这便是铁证!

纵使撤军之后,发现一切都是倭人诡计。

东征失利,那也怪不到他一个偏师主将的头上。

最大的一口黑锅,还是得失了印记的刘安去背。

毕竟,是他下的令。

回去交钱打点一番,最多就是罚一罚。

顶多降到千户,起码罪不至死。

再者说……

孙邵良瞳孔微缩,一个念头在心底炸开。

倭人如何能拿到主帅大印?

西路军主帅大印,能被倭人使用?

什么情况下,倭人才能拿到大印?

......恐怕只有主帅刘安被杀,甚至被俘的前提下。

其背后蕴含的意味,比之西路军尽殁也没两样。

若真如此,他们继续南下......

岂不是从齐头并进,变成了孤军深入?!

那顷刻之间,怕不是就要步上西路大军的后尘!

前后利弊一权衡,撤军,是他自己唯一的生路!

撤军。

若成,则有保全偏师之功。

不成,有帅令在手,也可免去杀身之祸。

人还活着,总比死了的强。

当然,这些想法,绝不能对眼前这些眼巴巴望着他的下属道明。

“咳!”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如电,扫过帐下众人。

“刘帅必定事态紧急,方才如此大量的放飞信鸽!”

“纵使信上说的泣血复生不是真的。”

“再者,诸位想想,若信中所言为假,只是倭人设下的伏兵之计。”

“刘帅身陷重围,理应是急召我军西援,合力破敌!”

“何故要我们火速班师,不得南下?”

这话,直击要害。

这其中疑点重重。

东西两路,本就互为犄角,有守望相助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