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陈登,三国第一猎头! 第一卷:徐州乱斗 第九章 一碗粥!我与过去,恩断义绝!(2/2)

他低头揭开碗,一股贯穿天灵盖的臭味袭来。

尹礼双眼一翻,险些当场去世。

他悟了,或许,昨天让那群杂役乱棍打死,说不定是一种解脱!

一连几日,泰山贼们都在开垦荒地。

孙观用袖口擦去额头的汗,回头望向被翻开的泥土。

他脚边有副造型古怪的犁,正是陈登前些天让木匠赶制出的曲辕犁。

起初孙观还不以为意,可当他将犁套在肩上,毫不费力便可轻松拉动时,整个人都僵住了。

这犁不仅入土深,翻出的泥土还松软均匀,而且转向也极为灵活,效率比他们以往用的笨重直辕犁高出何止一倍!

他停下来,抚摸着那平滑的木质曲线,又回头望向身后那一道道整齐的田垄,心中翻江倒海。

“一人一日可抵过去五人五日……这……这简直是鬼斧神工的宝贝!”

他喃喃自语,再看向远处陈登的营帐时,眼神敬畏。

这陈登,不仅有仁义之心,还有这等经天纬地之才!

“大当家,你看那边!”一个泰山贼压低了声音,朝远处的密林努了努嘴,“那里没有守卫,只要咱们找个机会冲进林子,他们根本追不上我们!等回到开阳,就请臧霸大人发兵,踏平这里!”

孙观没有回应,只是默默地调整了一下肩上的绳套,准备继续翻地。

远处传来一阵吆喝,几个流民抬着巨大的木桶。

“开饭了——!都过来吃饭!”

田埂上的泰山贼们一下子涌了过去。

“一日三餐!老天爷!这里真奢侈!”

对他们这些过惯了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的人来说,“一日三餐”这个词,仿佛只存在于传说中那些王侯将相的生活里。

孙观端着碗,走到一个正在分发食物的流民身边,问出了这几天盘踞在心中的疑问。

“老哥,问一句,这一日三餐,是只有我们这些俘虏有?还是……”

那流民瞥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怒气。

“从陈公子收留我们的第一天起,所有人,都是一日三餐!”

另一个流民接过了话头,声音带着埋怨:

“本来顿顿都能见干的!要不是你们这群天杀的匪寇烧了粮仓,我们至于现在跟着你们一起喝稀的吗!”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孙观的心口。他端着碗的手,微微颤抖。

他想起了那副神乎其神的曲辕犁,想起了那些面黄肌瘦却依旧将稠粥让给俘虏的流民,想起了那句

“从陈公子收留我们的第一天起,所有人,都是一日三餐!”

原来……我们烧掉的,不仅仅是粮食。

我们烧掉的,是这数万人的希望,是他们“顿顿见干”的活路!

而我们,自诩“替天行道”的泰山好汉,却成了朱家那等豪绅手里的刀,一把捅向真正为民请命之人的刀!

何其荒谬!何其可笑!

他的脸色一阵白,一阵红。

恰在此时,刚挑完粪的尹礼,也赶上了饭点,他浑身散发着臭味。

负责盛粥的流民捏着鼻子,只给他打了半勺。

孙观看着还在为一碗粥争地面红耳赤的尹礼,心中最后一道壁垒轰然倒塌。

他走到了尹礼身边。

“仲台兄,还是你够义气!”尹礼顿时感动得不行。

“你看这帮孙子!他们……”

“卢儿。”孙观打断了他的话。

“我们……好像被人当刀给使了。”

“啊?”尹礼一脸茫然,停止了和流民的争论,“大当家,此话怎讲?”

孙观的眼神复杂。

“这数千流民,想让他们人人有饭吃……别说大哥,就算是陶谦,恐怕也要掂量再三!”

“但这陈登,却敢散尽家财来做这等事!这份仁义,这份魄力……我等无法与其比肩!”

尹礼却不以为然:“管他什么仁义,这小子一肚子坏水!咱们再熬几天……”

孙观没有再听下去。猛地出手,一把夺过尹礼手中的陶碗,仰头便将那碗粥喝得一滴不剩。这碗粥,烫得他喉咙发疼,疼地他想起了之前当流民的回忆。

“孙婴子!你他娘的做什么!”尹礼气得原地直跳脚。

孙观不是在抢一碗粥,而是在与自己的过去做个了断!

孙观将空碗放在地上,站起身,目光坚定地对着不远处的流民道:“去告诉陈公子,我孙观……愿说出指使我等烧粮的幕后主使!”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