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屡献毒计,老李劝我收手 第9章 临危受命!孔二愣子,你这团长咋当的?(2/2)

李云龙看着地上那些被血浸透变成黑色的泥土,脸色阴沉。

他能想象到,就在几个小时前,这里是怎样一副人间地狱的景象。

贾栩没有理会两人的感慨。

他径直走到一堵土墙前,蹲了下来。

墙上有一个非常圆滑的弹孔,周围没有多少龟裂的痕迹。

贾栩伸出手指,在弹孔的内壁上轻轻摩挲了一下,感受着弹道留下的轨迹。

接着,他站起身,目光扫向村外远处的一座小山包。

他的视线在弹孔和那个山包之间来回移动,仿佛在空中测量着什么。

李云龙和孔捷看着他的动作,满头雾水。

“老贾,你看什么呢?墙上还能看出花来?”李云龙忍不住问。

贾栩没回答,又走到另一处。

那是一个鬼子留下的射击位置,地上有一枚黄铜弹壳。

他弯腰捡起弹壳,放在指尖缓缓转动。

这枚弹壳比三八大盖步枪的子弹要短,也更粗壮一些,底火的位置有特殊的标记。

他的动作专业而专注,与旁边两个吹胡子瞪眼的老战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闭上眼睛,脑海里,金丝眼镜提供的数据流飞速闪过。

【弹头:7.7mm口径,船尾型设计,弹道稳定。】

【射击距离初步测算:450-550米。】

【射击角度:俯角5-8度。】

【弹着点分布:高度集中于人体胸部及头部,目标选择优先级:军官>;机枪手>;通讯兵。】

【脚印分析:三人,标准军靴,步态沉稳,行动路线经过精确规划,利用了所有视觉死角。】

十几秒后,贾栩睁开眼,将那枚弹壳揣进口袋。

他站起身,平静地拍了拍手上的土。

李云龙和孔捷都看着他,等着他开口。

“这不是普通部队,甚至不是精锐。”

贾栩的语气平淡,但说出的结论却让两个老兵心里一震。

“从射击距离和弹着点分布看,对方人数不多,最多不超过一个班。”

“他们受过专门的远程精准射击训练,而且有明确的战术分工。”

贾栩顿了顿,吐出了一个他们从未听过的词汇。

“我们遇到的,是一支日军的狙击手小组,或者说,特种部队的雏形。”

“狙击手?”

李云龙和孔捷面面相觑,这个词对他们来说太陌生了。

“就是神枪手,专门在远距离上打冷枪的鬼子。”贾栩解释道。

“他们不参与正面冲锋,任务就是敲掉我们的指挥官和重火力点,用最小的代价,造成我们最大的混乱。”

孔捷的脸瞬间白了。

贾栩的描述,和他亲身经历的战斗场面,严丝合缝地对上了。

“他娘的!”李云龙一拳砸在旁边的树上,“我说怎么会败得这么惨!原来是遇上了这种阴损的打法!”

他猛地抓住孔捷的胳膊。

“部队现在在哪?”

“在……在村西头的破庙里休整。”孔捷答道。

“走!去看看!”

李云龙大步流星地朝着村西走去。

独立团的新驻地,与其说是驻地,不如说是一个临时的收容所。

几百名战士或坐或躺,挤在破庙和周围的空地上。

没有喧哗,没有交谈,只有一片死气沉沉的寂静。

很多人的武器都丢了,身上带着伤,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像一群斗败了的公鸡,彻底没了魂。

李云龙的脚步停了下来。

他看着眼前这支丢了军魂的部队,拳头捏得死死的,胸口剧烈起伏。

一股怒火直冲他的天灵盖。

他深吸一口气,正准备扯开嗓子,把这帮不争气的兵骂个狗血淋头。

一只手,却轻轻地按住了他的胳膊。

李云龙回头,看到贾栩正对他摇了摇头。

“团长,光喊口号没用。”

贾栩的声音很轻。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现在,得先治将,再治兵。”

“要用攻心计!”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