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屡献毒计,老李劝我收手 第124章 口袋阵诱杀铁甲群(1/2)

坦克的履带压在碎石上,动静又闷又脆。

那铁疙瘩死沉,每往前挪一点,地皮都跟着颤。

十几道雪亮的车灯把黑夜戳出大窟窿,车队躲都没处躲。炮塔的黑影盖过来,一座座铁山压过来,压得人心慌。

车队里的战士们攥紧了手里的枪,手心里全是黏糊糊的汗,连喘气都忘了。

李云龙抄起驾驶室里那个掉了漆的铁皮喇叭,压根不管对面晃眼的灯。

他把喇叭怼到嘴边,脖子上的青筋都爆起来了,扯着嗓子吼。

“所有车!给老子把队形散开!中间留条道!”

那嗓门,硬是把坦克的响动都给压下去了,在山沟里来回撞。

命令一传达,原本一条线的卡车立马动了起来。

车轮卷起漫天尘土,发动机发出憋着劲的咆哮。

打头的几辆卡车方向盘朝左打死,后头的车跟着学,一辆接一辆地往左边山坡上靠。

队尾的车则齐刷刷地往右拐,贴着另一边的土坡熄了火。

也就半袋烟的工夫,好好的车队就裂成了两半。

两边的车灯乱晃,在中间留出一条黑漆漆的口子,忽明忽暗,鬼知道里头有多深。

鬼子指挥官从坦克炮塔里探出半个身子,一看八路军这乱糟糟的样子,还以为他们吓破了胆,露出了个大空当。

他兴奋地挥着胳膊,用日语嗷嗷叫唤。

“突击!撕开他们的口子!全速前进!”

打头的九七式坦克炮口一扬,屁股喷出一股黑烟,第一个冲了出去,履带转得飞快,一头扎进了那条黑道里。

后面的坦克和摩托也跟着轰油门,嗷嗷叫着跟了进去。

山坡上,贾栩站在卡车顶上,风把他的大衣吹得呼呼地响。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鬼子的钢铁疙瘩一头扎进口袋,这才抬手,轻轻往下一劈。

贾栩对着步话机,嗓音平得听不出一点起伏。

“王承柱,打头车履带,五秒节拍,开始!”

命令顺着电波传到另一边的山头上。

王承柱早就把那门九二炮伺候好了,眼睛贴着瞄准镜,把冲最前头的坦克套得死死的。

听见命令,他嘴里默念着。

“一、二、三、四、五……”

最后一个字刚蹦出口,他狠狠一拽炮绳。

“放!”

炮弹出膛的动静不大,可下一秒,打头那辆九七式坦克的左边履带“哐”的一下炸开一团亮。

钢片乱飞,几节履带直接被崩断,甩到了一边。

那十几吨的铁家伙立马歪了身子,原地打了个横,趴窝了。

后头的坦克司机没反应过来,“咚”地一声怼在它屁股上,也动不了了。

整个鬼子的冲锋队形,就这么被一发炮弹给钉死了。

就在鬼子前头乱成一锅粥的时候,车队后头的一辆卡车里,段鹏拧开了电台。

电流声“滋啦”乱响。

他照着审出来的频率和口令,抓起话筒就喊,那调门又急又破,听着就跟天塌了似的。

“呼叫追击部队!油线南段着火了!火势控制不住!重复,油线南段着火,快派人来灭火!”

这套口令是专门应付紧急情况的,级别最高。

电台那头安静了几秒,传来一个短促的回应。

“收到!正在返回!”

几公里外,正要往前冲的鬼子后援部队接到命令,手忙脚乱地开始掉头。

山路窄得要命,车队掉头哪有那么容易。

后头的想往前,前头的想往后,当场挤成一团,把自个儿的路堵得严严实实。

口袋阵的另一头,地上,一条黑乎乎的油线早就画好了。

那是混了焦油的汽油,大老远就能闻到那股冲鼻子的味儿。

段鹏从卡车上跳下来,猫着腰跑到油线尽头。

他划着一根火柴,点着了那根短得可怜的导火索。

火星子贴着地皮“呲”地一下就窜了出去,一头撞上那条黑油。

鬼子头车的驾驶员还在踩油门,想把坦克开出来,履带在地上干刨,石头子乱溅。